北京新闻

首页 » 常识 » 预防 » 今日外交部记者会,陆慷作别
TUhjnbcbe - 2023/5/23 22:06:00

7月18日,外交部发言人陆慷主持例行记者会。这是陆慷最后一次以外交部发言人的身份站在蓝厅的主持台上。

陆慷(资料图)

在今天记者会的最后,陆慷表示,“因为工作的安排,今天应该是我作为外交部发言人最后一次主持外交部例行记者会……作为即将卸任的新闻司司长,我也祝愿所有的外国记者朋友继续能够在中国愉快地工作和生活”。

视频如下↓

02:02

来源:人民视频

陆慷出生于年,今年51岁,是一名资深的外交官。

年起,他曾先后在外交部国际司、*控司、美大司等部门工作。驻外经历也很丰富,年3月至年5月,陆慷出任中国常驻联合国代表团随员、三秘;年至年,担任中国驻爱尔兰使馆参赞;年12月至年3月,他出任驻美国使馆公使。

年4月17日,陆慷第一次以新闻发言人和新闻司司长的身份,宣布国家主席习近平将于当年4月下旬出访巴基斯坦的消息。当年6月15日,留着圆寸头、穿深色西装、打蓝色领带的陆慷第一次出现在了外交部例行记者会的主持台上,“下午的例行记者会由我主持。外交部发言人制度是让各方深入了解和掌握中国外交*策的重要平台,我愿意像前任和同事们一样好好工作,实现这个目标。”

作为资深外交官,陆慷在担任外交部发言人之前曾在外交部国际司、*控司、美大司、新闻司四个业务司以及我驻联合国使团、驻美使馆、驻爱尔兰使馆工作,先后担任驻爱尔兰使馆首席馆员、*务参赞,驻美国使馆副馆长、公使等职位,拥有丰富的外交履历,他也是外交部自年3月1日正式设立发言人制度以来的第29任发言人。

陆慷的母校——外交学院国家软实力研究中心主任姚遥在接受澎湃新闻采访时介绍,“陆慷在外交学院留下了六年的青春时光,他一直是勤勉好学的尖子生,据我所知在他毕业的时候,学院国关所的老所长周启朋教授是很希望他留校任教的,最终他选择了去部里做一线工作。我相信如果他当年留校的话,今天也一定是位深受学生喜爱的‘男神’级教授,但我们就少了一位一线的优秀外交官了。

担任外交部发言人的四年多时间里,陆慷也一直以刚健的风格著称,留下了一系列“金句”。

年12月7日,在回答日本首相安倍晋三访问珍珠港一事时,陆慷指出,如果日方想深刻反省、真诚道歉,无论是南京大屠杀纪念馆,还是“九一八”事变纪念馆,或者是“”部队遗址,中方有很多场所可向其开放。

今年5月16日,在回答美方称考虑推动中国加入美俄*控协议时,陆慷回应道,美方是想把中国的核力量谈到美国的水平,还是想把自己的核力量削减到中国的水平?

除此之外,陆慷也在四年之间走访了包括中国香港、澳门和日本在内的多地,就在一周之前,他刚刚率团赴朝鲜举行中朝外交部新闻司局磋商。四年间,陆慷还曾先后接受了美国全国广播公司(NBC)和日本广播协会(NHK)的专访。

其中引人注意的是,陆慷在多次出访期间特意注重同年轻学生交流,先后前往香港浸会大学、澳门大学等同学生座谈。年12月19日,在大阪大学参加与日本大学生们的座谈交流时,他还接受了日本学生“如何看待中日年轻学生之间恋爱交往”的提问。

姚遥说,在陆慷担任外交部发言人后,曾带着学生们去跟这位大师兄座谈,他深情鼓励学弟妹们“读万卷书,行万里路”,将来不论面对何种挑战,胸中要有长期积累的“底气”;在成长过程中要踏实勤奋、耐得住寂寞,有“坐十年冷板凳”的韧性与耐力;在规划未来人生时,要将自己与国家、民族、社会融为一体,“心胸有多大,天地就有多大”。

目前,陆慷未来的去向还没有正式公布。不过,外交部此前三位由新闻司司长兼任的发言人都已经逐渐晋升到副部级的岗位之上,马朝旭、秦刚现下皆担任外交部副部长,刘建超目前则担任中央外事工作委员会办公室副主任。

附:陆慷简历(来源:外交部网站)

陆慷,男,年5月生,江苏省人,硕士研究生毕业。

-外交部国际司科员、随员;

-中国常驻联合国代表团随员、三秘;

-外交部国际司三秘;

-新加坡国立大学公共*策硕士;

-外交部*控司二秘、副处长、处长;

-中国驻爱尔兰使馆参赞;

-外交部国际司参赞、副司长,亚太经合组织(APEC)中国高官;

-外交部美大司副司长;

-驻美国使馆公使;

-外交部新闻司司长。

此前报道:

暖男陆慷。

作为中华人民共和国外交部发言人,扎实的业务功底加上敏锐的反应,基本没人会担心哪个记者能问出陆慷接不住的问题。然而,年12月19日,在大阪大学参加与日本大学生们的座谈交流时,不少人还真为他捏了一把汗。

“我有很多中国朋友,他们都推荐我和中国男生交往,我也知道中国男生对女生很温柔,亲切……我有一个朋友正在和中国男生交往,他们两个感情很好,可是她的父母不很同意,你能教教我们怎么说服父母吗?”好容易获得一个提问权的关西外国语大学女生久保面对陆慷司长,眼巴巴地问出了这个问题,在场的满座中日人士顿感哭笑不得–这事儿问错对象了啊,难道日本女生眼里中国的外交部发言人应该像孙猴子一样无所不能,连恋爱心理学都精通?

与大阪的大学生进行交流,是中国公共外交协会智库媒体团访日期间,中方的一项民间外交活动,外交部新闻司司长陆慷,中国驻大阪大使级总领事李天然和媒体团的全体成员与来自日本关西地区各校的大学生们进行了面对面的沟通和交流。

这个年龄段的年轻人正处在思想最活跃的时期,日本今天的大学生们又完全不似父辈那样循规蹈矩,所以问的问题从中国经济走向到陆司长想到日本什么地方旅游,可谓五花八门–这一点大家思想上有所准备,但日本女生向中国外交部发言人请教恋爱问题,这事儿还是实在出乎意料。

没有像大家想象的那样拒绝掉这个与本职工作无关的话题,陆慷司长接受了这个提问,回答道:“你的朋友是对的,中国男生确实很温柔。比如你看到我身后担任翻译的这两个帅小伙子–对了,他们已经结婚了,你就别想了……”

听到这样的回答,观众哄堂大笑。

“关于中日之间的婚姻问题…我不知道日本社会是什么样的态度,我想应该是比较开放的吧,”看来,陆司长是决心把“知心大哥哥”的角色进行到底了,“在中国对这个问题也是很开放的态度。我马上能想起的,就是福原爱和中国台湾的那位姓江的小伙子结婚的事情……当然我不是说日本的男生不温柔啊……我是觉得,结婚关键是两个人的感觉问题,国籍等等都不是障碍……我也不知道应该怎样说服她的父母,但关键在男孩子的身上,他需要证明给对方的父母看,证明让女儿嫁给他是可以放心的。”

为了让日本女生有些感性的认识,陆慷司长还随手拉来一名当了二十五年日本女婿的中方媒体团成员,让他介绍经验,把现场气氛推向一个高潮。

在每天的记者招待会上,陆慷的发言素来以精炼扼要,字字珠玑著称,常常被人感到无一字可多,无一字可少,但今天回答这个日本女生的问题,却变得异常暖男。

没什么好奇怪的,推测是现场的气氛,让每个人心底都多了些温暖的感觉--这场交流的气氛之热烈,超出我们的预期。

当媒体团一行来到位于吹田的大阪大学礼堂时,数以百计的日本关西各校师生已经等在那里了,看到中国代表团成员的入场,他们纷纷鼓起掌来。

而这些日本学生的装束,让大家一愣。

很多来到会场的日本大学生,穿了一件带有“IChina(我爱中国)”标志的白色T恤–他们中的一部分人,参加了不久前中日双方合办的“千名日本青年访华”活动,而另一部分,则纯粹是表示对中国的好感。

参加了“千名日本青年访华”活动的日本学生,还表演了新学的中国歌,展示了他们在中国交流的照片集

事后才知道,在场很多日本大学生,是从和歌山大学,神户大学等处专门乘车赶来的。询问原因,他们说能够在本国接触真实的中国,机会难得,而且,来的还有他们心中的网红……

是的,网红。作风硬朗的中国外交部发言人陆慷、CCTV国际频道首席记者任永蔚等中方团员,在日本都堪称网红,是有不少粉丝的!

交流就是在这样的气氛中进行的。日本各校的大学生们纷纷提问,有的问得十分“直男”。

比如,有个旅游专业的日本学生直截了当地要陆慷司长推荐去中国玩的旅游景点,而且“苛刻”地要求–像万里长城那样的就不要推荐了,希望你推荐一些小众一些的景点。

并没在意他的态度,陆司长认真地回答了他的问题,转回头来反问他能不能推荐给自己一些日本景点?

猝不及防的日本学生想了想(专业课溜号了?*……%

#¥%),推荐了自己家乡广岛的宫岛神社,而陆司长告诉他自己已经去过了,还有没有别的景点可以推荐?这位叫迫岛的大学生一时想不出第二个,略带尴尬地说--那请你到我家吧,到我家吃饭好吗?

这句话,又把一半以上日本学生都逗笑了。而主持人则发出了“看来旅游的结果,便是认识到自己的家最美好”这样的感叹。

虽然有些问题颇为敏感,但整个气氛却有一种异样温和的情愫掺杂其间。

作为一名长期生活在日本的中国人,笔者自问,从年中日关系跌入低谷,有多少年没有看到这样的场面了?这样多的日本学生,在日本腹心的大阪大学,穿着“IChina”的服装,以这样真诚友好的态度与中国方面进行交流,此情此景,尤其在此前一天日本刚刚通过新防卫大纲,“中国威胁论”在各个媒体依然大行其道的时刻,更让人感到弥足珍贵。

冬天或许寒冷,但春天的气息,仍然依稀可闻,中日关系春回大地的期许,或许便从这些年轻人的身上折射出来。

从某种程度上,这是符合逻辑的。尽管中日关系是一个十分复杂的问题,但分析不同年龄层面日本人的思维特点,或许是一个可资参考的角度。

日本社会主要分成三个年龄段–二战前出生的老年阶层,二战后出生的中坚阶层和中国改革开放取得相当成就后出生的九五后青年一代。其老年阶层大多既是战争的加害者,也是战争的受害者,也曾经历中日建交时代双方的关系蜜月期,对中国多半带有歉疚和友好的感情。中日关系一度出现若干问题,正是在这一代人老去的背景下发生的。

日本的中坚阶层,经历了中国GDP赶超日本的时代,对中国的感情最为复杂,他们目击中国获得巨大发展的过程,原有的优越感逐渐破灭。这是一个较为痛苦的过程,因此他们对中国的发展既感无奈又往往带有一丝戒惧,有着一定的疏离感。而他们看待中国的角度往往来自传统日本各大媒体。在一定程度上,过去多年来日本媒体为了获得注目,面对日本社会中坚阶层对华疏离感采取迎合而不是引导的态度,重点报道中国消极面和炒作威胁论对这一阶层的对华态度起到了较为负面的影响。

日本的青年一代又是一个不同的阶层,其生活环境导致其更加感性和单纯–在日本社会也将他们称作“漫画儿童族”,曾有朋友评价他们与中国的九五后更加相似,第一比较萌,第二比较宅。这导致他们的生活中,*治仅占较小比例,他们对中国的感情,其实受两国关系影响较小,而与其对中国人的印象更加密切。

年轻人的激烈可以使他们因为一个中国旅游者不文明的行为对整个中国产生负面看法,也可能因为参加“千名日本青年访华”而立即接受中国作为文明国家的一面。所以,尽管他们对中国的看法可能有好有坏,但却是比较容易受到影响和引导的一代–毕竟,他们出生的时候中国已经得到较大发展,所以不同于其前辈,对中国没有落差的感觉,有可能以更加客观和阳光的眼光看待邻国。

在他们眼里,中国与日本国与国的关系,最直接的切入点,是人与人的关系–中国人和日本人的关系,而不是那些复杂的地缘*治和价值体系。因此,拉近两国青年的心,便是拉近两国的距离,它形成的影响,或许远比某些日本*界人士的表态有更深远的意义。

以银杏著称的大阪大学校园

由于日本右翼*治家桥下彻等长期执*于此等种种原因,关西地区的*治风气较为保守,被视为日本鹰派的重要阵地之一。所以,在这里能够看到这样多对中日友好充满期待的日本年轻人,是件很让人欣慰的事情。应该说,由此可以看出中日双方关系回暖过程中,中国各界努力的成果–在“千名日本青年访华”的实施过程中,大阪总领事馆做了很多工作,那些对中国并不熟悉甚至有些疑虑的日本青年,参加了这样的访问,用他们的眼睛认识真正的中国,用他们的“IChina”说明了这项工作的意义–我相信那些同样比较萌,比较宅的中国九五后,让他们找到了镜子中的自己。

而通过今天的活动,包括陆慷变身“知心大哥哥”的过程,无疑会让日本学生们感受到中国人的阳光与友善,更进一步拉近心与心的距离。

什么是公共外交呢?也许就是这样拉近两国国民的事业。我曾采访过日本创价学会的内田雄二先生,他是当年受到胡耀邦总书记邀请访华的三千日本青年之一,只那一次经历,便使他奠定了“中国是一个美好国家”的信念,在此后三十年的时间里,始终如一地热心帮助在日本的中国留学生,不懈地为中日友好而努力,甚至把女儿送到中国读书,期待她成为下一代中日友好的桥梁。

在这一次来参加交流的日本学生中,会不会就有未来的内田先生在里面呢?

当年,曾和日本伊丹市议员南他见男先生谈起如何让更多的中国人积极地看待日本,南先生认为媒体的力量固然重要,但是“请中国孩子过来,让两国孩子弄个漫画交流可能效率更高”–他认为人们对于孩子的友好是没有免疫力的,哪怕对日本再有看法的中国人也不会对孩子有恶感,通过一起画漫画,中国孩子会把日本孩子看做朋友。

“一个中国孩子和一个日本孩子交了朋友,就是一个中国家庭有了对日本的好感,这样推动友好,多快啊。”南先生已经作古多年,而他的话言犹在耳。

对中国人如此,对日本人又何尝不是如此,有几百万个这样相互友好的家庭,两国的关系又怎么能好不起来?

尽管前路依然必多坎坷,两国总理的互访,让我们对中日关系的改善有了良好的期待,而在大阪大学的这次交流中,我们相信切实触摸到了中日关系回暖的春天。

期待,下一代人与人之间的信任和友善,可以为中日关系带来更加阳光的未来。

来源:北京青年报、澎湃新闻、环球网/萨苏

1
查看完整版本: 今日外交部记者会,陆慷作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