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期,由内蒙古自治区*委宣传部主办,内蒙古日报社、自治区旗县级融媒体运营服务中心承办的内蒙古旗县级融媒体中心“名栏目、名记者、名编辑、名主播”评选大赛网络投票正在进行。鄂托克旗融媒体中心有2名记者、1名编辑、1名主播参与了评选,分别是:
26号名记者王璐瑶
27号名记者宝乐尔
31号名编辑冯晓芳
21号名主播孙景开
快来发动身边力量
为我们投票
让我们C位出道
投票结束后,结合专家组评审意见,将选出10个名栏目、10位名记者,10位名编辑、10位名主播。(投票截止日期:年2月18日)
下面进入个人才华展示专区
26号名记者王璐瑶脚踏实地冲在一线
我叫王璐瑶,是鄂托克旗融媒体中心的一名新闻记者,身为90后,一路走来,怀着一名优秀新闻工作者的理想,兢兢业业,努力完成每一份采访。
在疫情防控期间,从大年初二开始,记者们就火速整理摄像设备,奔赴抗击一线,采访报道战疫中的感人故事,或是英勇无畏的“我是*员我先上”,或是平凡人身上的志愿者精神,或是爱心人士的一份浓情暖意,一篇篇报道汇集成了属于我们的鄂托克故事
年1月26日
我在牧区阿尔巴斯苏木接到上级派来的采访任务,立马放弃了与家人难得的团聚,用最快的速度赶到乌兰镇,开始新闻人的抗击一线。
年2月2日
从下午4点开始,我们在乌兰镇收费站采访堵卡点的医务人员、公安民警等,让他们面对镜头表达自己的抗疫决心,深夜11点钟,我们又辗转到乌兰镇南出口收费站,当时气温已低至零下10度,我们不畏疫情,迎难而上,扛起摄像机、拿起话筒,拍摄好属于他们的坚守故事,他们二十四小时坚守,面对镜头大声呐喊出:“除了胜利,别无选择”的口号,采访完所有的内容后,当时已经深夜12点,我们回到办公室连夜赶稿,审核了一遍、两遍、三遍......一篇报道的刊发不仅仅是抗疫一线的真实写照,更是我们新闻工作者的心血。
年2月6日
一顶顶帐篷成了鄂托克旗乌兰镇街上一道最靓丽的风景线,一天时间里我们扛着摄像机跑遍了大街小巷所有的帐篷,晚上9点钟,志愿者们穿着厚棉袄坐在帐篷外面,一丝不苟的登记人员出入,我们用摄像机记录下了他们的小帐篷大温暖,我们与志愿者们一起坐在帐篷里,志愿者们对我说的最多的一句话就是——“你们记者太辛苦了,在哪里都能看到你们扛着摄像机跑在最前面。”身为记者,我们肩膀上扛起的不仅仅是摄像机,更是扛起了全旗人民的安全感,让他们在第一时间看到,是谁在前线保护我们,是谁舍小家顾大家。
年2月13日
气温骤降,寒潮来袭,晚上11时,志愿者们依然坚守岗位,身为记者,我们拍下了志愿者们冻僵的双手,起雾的眼镜,但当时,我们的双手也早已冻僵,双腿麻木,为拍摄好稳定画面,我们在寒风中必须站稳脚跟、屏住呼吸,刺骨的寒风从没将我们打倒,一篇篇报道、一段段视频、一张张照片的背后,有交通关卡点查控巡防的公安民警,有居民小区检测登记的值勤干部,有农村牧区露天站岗的农牧民……一个个坚定的身影,在夜幕寒潮中,在抗击疫情的笼罩下,光芒更显耀眼。鄂托克防控一线,灯光连着霞光,战“疫”不眠夜,换得千家万户平安夜,万家灯火,总要有人负重前行,这是鄂托克旗新闻人抗疫堡垒的故事。
年是脱贫攻坚的决战决胜之年,作为基层采访记者,报道鄂托克旗脱贫成果,讲好脱贫故事,是身为记者义不容辞的责任与义务,走进贫困户家里,与他们促膝长谈,听他们讲脱贫致富奔小康的励志故事,鸡圈、牛棚、蔬菜基地,到处都有我的身影,在与贫困户采访的过程中,贴合“帮一把扶一把自己好好干一把”——鄂托克旗扩大脱贫攻坚战国、提振乡村振兴士气服务宣讲活动,用老百姓的语言、喜闻乐见的话语方式,走村串户、深入田间地头,讲述鄂托克旗的脱贫故事。其中《鄂托克旗:草原上的宣讲小分队》《万元订单“云上签”贫困户土鸡销路有保障》《90后第一书记刘航宇:我与帮扶村共成长》等新闻在鄂尔多斯日报、鄂尔多斯市电视台、内蒙古“草原云”、内蒙古广播电视台、中央电视台等上级媒体刊登。
在鄂托克旗两会期间,我利用小视频、图片、文字等新媒体手段,生动形象的报道两会新闻,从人大代表报道到开幕式,用镜头记录时*,用画面传递民生。
记者,除了记录,就是跑。不断地跑,才能更好地记录。两年的时间里我跑过农业、*法、建设、城管、交通、水利等多个行业,全旗6个苏木镇,75个嘎查村,都有我的足迹。跑弘扬蒙古马精神专栏时,我跟着相关部门工作人员深入牧区采访牧民的幸福生活;跑脱贫攻坚线时,我到过最偏远的苏木镇,走进过不少贫困的家庭,看到过帮扶人员的付出与艰辛,见证过贫困群众脱贫的期盼和喜悦;跑文明内蒙古建设时,我见证了环境整治后的焕然一新,见过凌晨三四点的乌兰镇,也见过晚上十一点的乡村。
振奋人心的鄂托克故事从我们的脚力、眼里、脑力、笔力聚集,过程有感动、有温暖、有泪水,正是因为有了一股股暖流,才能汇聚成一篇篇深入人心的新闻作品。我荣获了鄂托克旗年度优秀新闻工作者、鄂托克旗年度优秀共青团员、鄂尔多斯市新型冠状病*肺炎疫情防控宣传工作中表现突出者、鄂尔多斯市年度优秀新闻工作者等荣誉。两年时间里共发布了近余条报道,中央电视台播出三条。其中《鄂尔多斯市万亩草场进入休牧期》《鄂托克旗:草原上的扶贫宣讲小分队》《鄂托克旗:寒风中的抗疫堡垒》《脱贫不忘谢*恩:我在鄂托克旗为武汉加油》等多个新闻作品在鄂尔多斯日报、鄂尔多斯市电视台、内蒙古“草原云”、内蒙古广播电视台、内蒙古日报、新华网、人民网、中央电视台等上级媒体刊登。
27号名记者宝乐尔奔跑吧,新时代的追梦人
我叫宝乐尔,是鄂托克旗融媒体中心汉语新闻部副主任。从事新闻工作十五年来,从一开始的记者逐步成长为了一名集策、采、编、审、发等各项综合能力为一身的新闻从业者;同时随着县级融媒体的建设,也从一名电视摄像记者锻炼成为涉及广播、电视、报纸、发布等各种媒介的传播者。
年大学毕业后考入内蒙古电视台少儿频道娜荷芽栏目工作,遇到了一位非常“挑剔”的总监。每一次审稿、审片的时候严苛的总监从每一句话、每一个字的各种“找不是”,从每一个秒、每一帧的画面里“挑毛病”,当时的感受就是特别的苦涩和甘。久而久之,为了更好地提高自己,旁听审片会成了我的习惯,只要有时间就去听那位严厉总监“教训”别人。年,我被分配到鄂托克旗广播电视台工作,“改行”当了新闻记者。所谓严师出高徒,当初严厉总监的“训斥”如今成为了“谆谆教诲”,逐渐养成的尽善尽美的习惯使我对每一篇稿子都力求完美、每一个画面都追求精彩、每一条剪辑都要求精致。只有不断自我更新,不断提高自我要求,不断突破自己才能做到更好。
唱响主旋律,吟颂改革潮,是新闻记者的历史重任。唱好本地戏,打好本地锣,是地方新闻工作者重要的职责和永恒的主题。新时期赋予旗县融媒体新的挑战。作为一个新闻工作者,一定要有“为他人作嫁衣裳”的奉献精神,和“为人民服务”的道德情操。今后,我要继续努力学习锻炼自己,让自己更好地适应新形势下的工作。
15年的新闻采访工作汗撒鄂托克大地,走遍76个嘎查村,用镜头记录了鄂托克旗的发展足迹,用图像和声音向群众传递*和*府的声音,收获的是为家乡经济社会发展添砖加瓦的自豪感。十五年来,我成为鄂托克旗广播电视台自编自采新闻在央视播出的第一人;年在中央电视台播出新闻四条,成为单位在中央电视台播出新闻最多记者。作品《建元煤焦化:技术创新带来经济和环保双效益》《世界最大螺旋藻生产加工基地在我旗建成》《世界最大螺旋藻生产加工基地在我旗建成》等五部作品获得八省区蒙古语广播电视优秀作品评析会新闻类一等奖;《我旗统筹推进司法改革,提高改革整体效能》《“水”梦成真》《神奇的阿尔寨》等四部作品获得八省区蒙古语广播电视优秀作品评析会二等奖;《复苏的大正琴》获得八省区蒙古语广播电视优秀作品评析会三等奖;《鄂托克蒙古语新闻》获得八省区蒙古语广播电视优秀作品评析会名栏目称号。个人多次获得全市、全旗优秀记者,多部作品获得全市、全旗优秀新闻奖,在单位年度考核中先后九次被评为优秀。
31号名编辑冯晓芳
以在路上的姿态与更远的星空相遇
我叫冯晓芳,是鄂托克旗融媒体中心的一名新媒体编辑,从事新闻工作已经有9年的时间了。年11月9日,鄂托克旗融媒体中心正式揭牌,鄂托克旗新闻舆论事业进入了一个全新的发展阶段,我也从一名栏目记者转变为一名新媒体编辑,角色如何切换自如?在新的岗位如何给自己一个清晰的定位?一系列难题是挑战,更是机遇。
多年的基层采访,让不是“科班”出生的我一次次历练、学习、成长,正是这些宝贵经验的积累让我在日后面对各类型策划、采访选题时变得越来越得心应手。
年,我采访了一个市级优秀共产*员——巴来,他是鄂托克旗苏米图苏木察汗敖包嘎查一名普通的牧民*员,入*44年来,他用自己的赤子之心赢得了当地群众的认可和称赞。上世纪六十年代,巴来组织了二十多个年轻小伙子一起为当地挖掘了五米深、三百米长的地洞井,解决了当地农业灌溉用水难题,但他的腿却也因此留下了永久残疾。
当巴来“一瘸一拐”地再次带着我们去看他们当年的“成绩”时,我跟在他的身后感慨万千。他说:“那个时候的人是伟大的,这是我们四十多年前做的事情,这是劳动人民的历史,所以我时刻都在告诉自己,不能忘记历史,我为什么要加入中国共产*?因为那是人民的*,而我也是一个人民……”那一刻,我突然感觉眼前的那位已年过古稀的蒙古族牧民变得高大了起来,他的身影、他的话语深深地刻在了我的心里。巴来对信仰的那种执着也成为了我的指向标,不论是生活,还是工作。我连夜赶稿——《巴来的红色信仰》,之后在本台和鄂尔多斯广播电视台播出!
“内容为王”无论在哪个时代都是适应的,优质的内容资源是核心竞争力。全媒体在带来新的媒体格局的同时,也带来了新的思维方式,受众体验成为“内容为王”首先要考虑的因素。作为一名新媒体编辑,更要不断地创新表达方式,不仅要质量过关,更要得到用户的青睐、接受与认可。
由我策划的《鄂托克旗阿尔巴斯美羊羊最近比较忙》《鄂托克旗迎来候鸟“先遣部队”》《世界唯一一家!鄂托克旗蒙古秘史博物馆开馆!》等融媒体产品在新华社客户端刊登,阅读量超百万+;作品《超人妈妈》荣获自治区融媒体产品三等奖;年1月28日-29日,鄂尔多斯市广播电视台联合九个旗区的融媒体中心举办了两场“好吃好看过大年”融媒体联动直播,其中,鄂托克旗直播内容“牧民家里品尝‘肉中人参’”由我策划和编导,这也是我第一次参与大型直播活动,从策划到直播只有6天的时间,每一次现场彩排,脚本都在不停地结合现实情况进行修改、调整,直到直播的前一天还在完善脚本,也正是在一次次的不完美中,我们不停地查漏补缺才最终将完美的直播带到了观众的面前,所有成绩的取得都与每一个参与者密不可分,这也让我看到了一个凝心聚力的团队的力量是多么强大!
步履不停,大概是对每一位新闻工作者最贴切的描绘,无论从晴云变为阴雨,还是时光的层林尽染流转到白雪皑皑,我们依然奔波在漫漫长途之中,在增强“四力”上苦下功夫,扎扎实实练内功,使新闻作品更有凝聚力、引领力、感召力和穿透力,在小事件中发现新闻线索,用扎实的采访、敏锐的观察力、鲜活的语言,记录人民群众新时代的生活面貌,这是新时代赋予每名新闻工作者的重担与荣誉,我们也更能从中收获属于自己的职业满足。
21号名主播孙景开
讲新时代好故事,传鄂托克正能量!
我是孙景开,是鄂托克旗融媒体中心的一名主持人。年,大学刚毕业的我怀揣着满腔热忱加入了鄂托克旗融媒体中心(原鄂托克旗广播电视台)的大家庭。
工作期间,我主持了*建电视栏目《鄂托克先锋》、大型人文地理杂志《全景鄂托克》,主持电台栏目《国学人生》、《阳光少年》。
从年第一次登上舞台主持鄂托克旗敖包祭祀文艺晚会到如今已经有8年的时间,这期间我主持的各类晚会有上百余场,其中包括年中国北京世界园艺博览会世界民族文化荟萃“我从鄂尔多斯草原来”民族歌舞专场晚会;全国第十届少数民族运动会文艺团体展演;鄂尔多斯市冬季旅游推介会;CCTV-3《幸福账单》全国选拔赛乌海赛区新闻发布会;鄂托克旗那达慕大会开幕式、闭幕式文艺晚会;鄂托克旗两会闭幕式晚会;鄂托克旗敖包祭祀文艺晚会;鄂托克旗春节联欢晚会;鄂托克旗元宵节文艺晚会等大型文艺晚会。
曾经担任内蒙古自治区*员教育创新发展研讨会现场解说;鄂尔多斯市全面深化改革工作现场调度会现场解说;鄂尔多斯市苏木乡镇人大工作与现场建设会现场解说;鄂尔多斯市纪检监察干部队伍建设年活动第五次现场会现场解说;鄂尔多斯市道德模范和身边好人基层巡讲人等。
这些年的职业生涯,让我积攒了丰富的现场主持经验和解说经验,让我懂得作为一名主持人的职业立场,职业使命,与素养担当。因为始终坚信每一个舞台总能足以让主持人的角色更加生动、更加重要,所以我每次都是以一名优秀主持人的标准来要求自己,因为我懂得进步才有机会。
在忠于舞台的岁月里,舞台也给予了我莫大的精神奖励:曾获得“守初心,圆梦想”鄂尔多斯市主持人大赛主播好声音奖;“鄂尔多斯我的家”第四届鄂尔多斯诗歌那达慕朗诵大赛成人组二等奖等与专业相关的奖项。
年
录制“主播带你一起学习扫黑除恶相关知识”;年,在抖音上制作了鄂托克旗融媒体中心主播提示您:如何抗击疫情,分享疫情防护知识;打造直播带货栏目:主播带您走进脱贫一线,助力农牧民脱贫攻坚。
年5月
现场直播报道了鄂托克旗第五届新亚杯阿尔巴斯白绒山羊种公羊比赛;在鄂托克旗消费扶贫助力脱贫攻坚推进会上直播带货,推介鄂托克旗农特产品;参加鄂尔多斯市企地合力助推消费扶贫推进会暨第三届农产品展洽会推介鄂托克旗农特产品。
年11月
到南京主持“同聚金陵城.赓续草原情”鄂托克旗名优特农牧产品展示推介会,推介鄂托克名优特产品,现场成交金额达35万元,活动报道获得万点击量并且在学习强国上播出;鄂托克旗最美瞬间-郝召林:您养我小,我养您老等现场采访在当地融媒体平台均获得上万点击量。
新的时代给我们带来了新的挑战、新的机遇、更大的平台,岗位上的工作生活使让我变得更加成熟,而如今我依然怀揣着当初的梦想而执着努力着。未来的日子里,我将继续手持话筒走上舞台、走进百姓,用自己的声音,去讲述更多新时代好故事,传递鄂托克正能量!
EN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