编者按:年12月30日是中国人民广播事业诞生80周年,80年前的今天,延安新华广播电台从陕西王皮湾的窑洞里发出了第一声清脆的呼号,向全世界宣告中国人民广播事业从此掀开了崭新的一页。它从炮火硝烟中走来,它见证了共和国的诞生,也伴随着时代的每一次进步与成长。中央广播电视总台中国之声推出中国人民广播事业诞生80周年特别报道《声声守望》。
央广网北京12月30日消息(记者冯会玲杨宁)据中央广播电视总台中国之声《新闻纵横》报道,年10月1日下午三点,中华人民共和国举行开国大典。
一直在硝烟炮火中辗转的人民广播,第一次把话筒架在天安门城楼,进行了中国广播史上第一次大规模的全国性实况广播,全世界第一次通过电波听到了中国的声音。
当天,刚刚下过小雨的北京天安门广场上空出现了金色的阳光。负责直播的两位播音员是27岁的齐越和28岁的丁一岚,他们站在天安门城楼的西侧,在话筒前和全国人民一起见证了新中国的诞生。
顺利完成开国大典的直播,是所有广播人的骄傲。齐越回到家后告诉妻子杨沙林,直播的时候他脸上一直在微笑,可是眼泪总是涌进眼眶。
北京新华广播电台直播开国大典这一天,距离人民广播从延安王皮湾村的窑洞里发出第一声呼号,整整8年9个月。
“NCR”是英语“新华广播电台”的缩写,前面冠以“X”,代表中国。这个呼号代表延安,也代表希望。延安新华广播电台用的10千瓦的广播发射机,是周恩来总理年在莫斯科疗伤后从共产国际争取到的。这台庞然大物被拆卸成散件,装进一个个大木箱中,千难万险运回延安。
在那个炮火连天的岁月,广播电台也成为敌机轰炸的目标之一。耳边听着枪炮声,嘴里播着前线捷报,这是钱家楣、孟启予、齐越等老一代播音员最激动的时刻。
延安新华广播电台每天两个小时的播音照亮了亿万中国人的希望,红色电波成了那个时代“茫茫黑夜中的灯塔”。从延安到西柏坡再到北平,虽几番改名,多次转移,广播电台一路跟随*中央,见证新中国从荆棘走向光明。
年6月15日,新*协筹备会第一次会议在北平中南海召开。五天后,全国人民第一次从收音机中听到了毛泽东气势磅礴的声音。“中华人民共和国万岁!民主联合*府万岁!全国人民大团结万岁!”
山河巨变,万象更新,人民广播记录下新中国迈步从头越的豪迈,而一个全国性的广播电台,也即将发出历史性的第一声。
新中国刚刚走过一年,一穷二白,百废待兴。可当国门燃起战火,哪怕只有小米加步枪,也要同仇敌忾,迎头抗击。年10月19日,中国人民 进入朝鲜,开始伟大的抗美援朝战争。
当年,中央人民广播电台开办了《对 广播》节目,前线的战士们在艰险恶劣的环境下,冒着枪林弹雨收听《对 广播》。大量来自朝鲜战场的捷报、书信以及消息通过《对 广播》播送出去,回响在朝鲜的上空,其中影响最大的当属由魏巍创作、齐越播音的《谁是最可爱的人》,“最可爱的人”从此成了中国人民 的代名词,也成为几代广播人反复演绎的经典。
当这些“最可爱的人”在战场上听到播音员亲切朴实的播音时,他们感受到的是亲人般的温暖,于是播音员潘捷,也成了他们眼中“最可爱的人”。“路过北京,都来电台找我,要跟我见个面。说他们战友的故事,说着说着就大哭,在天安门城楼上,周围的群众都看着我们。”潘捷说。
中央人民广播电台的《对 广播》鼓舞了炮火和硝烟中的战士,而战士们的英雄事迹,也深深地鼓舞了祖国人民。他们永远不会忘记,是《对 广播》搭起了一座桥梁,让 和祖国紧紧地连结在一起。以下这段珍贵的历史声音,来自年中国赴朝鲜慰问团总团长贺龙将*在朝鲜的讲话,由中央人民广播电台《对 广播》播出。
历史声音:慰问团总团长贺龙将*讲话,他说:“敬爱的同志们,我们中国人民第三届赴朝慰问团今天在这里开慰问大会。向中国人民最优秀的儿女表达全中国人民对于你们的感激和热爱。祖国人民都亲切地称呼你们为“最可爱的人”……
彭德怀后来在做《 工作报告》时,留下了一句掷地有声的名言:西方侵略者几百年来,只要在东方一个海岸上架起几尊大炮就可以霸占一个国家的时代,一去不复返了。
当战争的硝烟散去,几乎从零开始的新中国迈开了经济建设的步伐,全国上下到处充满战天斗地的干劲,广播里也接二连三传出各地重大工程完工的喜讯。
那些年,雷锋、焦裕禄,无数英雄模范的故事也通过电波传送到亿万人的心里。
雷锋:部队发给我的津贴费,我除了理发以外,还有就是买一些毛主席著作……
齐越:焦裕禄同志,你没有辜负*的希望,你出色地完成了*交给你的任务……你没有死,你将永远活在千万人的心里!
王进喜:就是这么个情况下,我们就是有也上,没有也上,创造条件上,把油田早日拿下来。
蹒跚起步的新中国日渐强大,以崭新的姿态重新站上世界的舞台,并以敞开的胸怀迎接四方宾朋。年2月21日上午11点30分,美国总统尼克松乘坐的“空*一号”飞机降落在北京机场。舱门开启,尼克松走下舷梯,向前去迎接的中国总理周恩来伸出了手。几乎同时,尼克松破冰之旅正式开启的消息,通过中央人民广播电台传向世界。
当年27岁的中央人民广播电台时*记者刘振英在现场见证了这历史性的一幕。“尼克松一打开机门一露面,就开始播,我非常紧张。世界各大通讯社都转,中国的广播电台打破了正常的播音,插播了尼克松到达的消息,后来总理只知道咱我们很快就播了,还表扬,‘不错,电台很及时嘛。’”刘振英说。
有人说,年的中国,没有冬天,那是因为,万考生用他们发自内心的激情和渴望,驱散了寒冬。77级考生回忆:“当时听到这个消息,是从中央人民广播电台的新闻中听到的。”
关闭十多年的考场,重新敞开大门,那是一个国家和时代的拐点。
邓小平:科学技术是生产力,从事体力劳动的、从事脑力劳动的,都是社会主义社会的劳动者……
年春天,名来自全国各地的科技工作者云集北京人民大会堂。
“这是人民的春天,这是科学的春天,让我们张开双臂热烈地拥抱这个春天吧……”两周后,全国科学大会闭幕,中央人民广播电台播音员王琦宣读了时任中科院院长郭沫若的书面讲话《科学的春天》。王琦说:“哗……真是如雷如潮水一般的掌声,我不讲下面的一句话,掌声就一直延续下去。后来,掌声没停止我就继续念,我下一句刚说完,下面又马上呼应起来,又是热烈的掌声。”
年12月18日,首都北京瑞雪满天,“春天的故事”却呼之欲出。四天后,十一届三中全会闭幕,这一天的时令上写着“冬至”,人们的心头却是暖意融融。中央人民广播电台随后播发的《中国共产*第十一届中央委员会第三次全体会议公报》,响彻千家万户。
公告播出第二天,距离北京多公里的安徽凤阳小岗村,18个汉子就着微弱的煤油灯,冒死在契约书上留下了红手印,拉开了中国农村改革的序幕。
年1月1日,中美两国首脑互致贺电,祝贺两国正式建立外交关系。也在这一天,全国人大常委会发表《告台湾同胞书》。
“亲爱的台湾同胞,今天是年元旦,我们代表祖国大陆的各族人民,向诸位同胞致以亲切的问候和衷心的祝贺……”这是由中央人民广播电台录制的《告台湾同胞书》,这份只有多字的报告郑重宣告了争取实现祖国和平统一的大*方针。
年元旦的钟声刚刚敲响,台湾岛上千万台收音机里,传来主持人徐曼温柔甜美的声音。中央人民广播电台对台湾广播《空中之友》正式开播,祖国大陆的声音第一次如此亲切地传入台湾同胞的耳中。“它真的就像一场春雨,随风潜入夜,润物细无声,融化两岸的坚冰。”主持人冬艳说。
改革开放的大潮席卷神州大地,从炮火中诞生的人民广播,也在改革中不断壮大。个体户、下海、万元户、特区……在广播里,人们听到一个个日新月异的新名词,也感受着火一样炽热的新生活。
在那个锐意进取、大胆创新的年代,人们惊奇地发现,电波中的节目也悄然发生了让人耳目一新的变化,主持人亲切自然的讲话,如同家人一般温暖。《午间半小时》节目主持人傅成励说:“我记得当时北京日报有一个漫画,就是谈恋爱的两人中午约会,到了时间,男的说,等会儿,我得先去听《午间半小时》。”
人民广播一路从战火硝烟中走来,它见证了共和国的诞生与成长,并从此紧紧跟随时代的步伐。
中英防务交接中方指挥官谭善爱:我代表中国人民解放*驻香港部队接管*营,你们可以下岗,我们上岗!祝你们一路平安!
《七子之歌》:你可知Ma-cau不是我真姓,我离开你太久了母亲……
澳门回归*权交接仪式:降葡萄牙共和国国旗和澳门市*厅旗,升中华人民共和国国旗和澳门特别行*区区旗……
在每一个重要的历史时刻,在每一个重要的新闻现场,人民广播一直忠实守望,从未缺席。
年1月20日,中央气象台连续第四天发布暴雪橙色警报,我国南方发生大面积雨雪冰冻灾害,广播成为那些被困在风雪中的人们最温暖的陪伴。
年5月12日14点28分,汶川发生8.0级大地震。一位回北川老家休假的*人在倒塌房屋的废墟中扒出了收音机,那一刻,他看到了生的希望。
在这场生死救援中,中央人民广播电台记者随救援部队最先进入汶川,第一个发回有关震中灾情的报道。
空中电波成为信息孤岛与外界联系的重要通道。一时间,停在路边的汽车也敞开车门,让车载广播最大声音传出车外,从而给困境中的人们带去温暖和希望。
“欢迎您乘坐复兴号动车组列车……”
“C大飞机首飞圆满成功……”
80年,人民广播始终用声音记录着每一个难忘的历史瞬间,也见证着一个伟大民族的光荣与梦想。
习近平:何为中国梦?我以为,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就是中华民族近代以来最伟大的梦想。它体现了中华民族和中国人民的整体利益,是每一个中华儿女的共同期盼。
伴随着新中国成长的脚步,人民广播薪火相传,声声不息。
多少事,从来急,一万年太久,只争朝夕。80年,人民广播见证了无数让人心潮澎湃的历史时刻,也见证了一个伟大民族在困难面前永不退缩、奋勇前行的信心和勇气。
习近平:一个民族之所以伟大,根本就在于在任何困难和风险面前都从来不放弃、不退缩、不止步,百折不挠为自己的前途命运而奋斗。
广播人致敬
葛兰(年):我是葛兰,年入台的时候18岁,我入台考试读的第一篇稿件是《谁是最可爱的人》。从那个时候起,我就感到,我们这个工作岗位无比重要。
刘振敏(年):我是刘振敏,年奉调进入中央台,年唐山大地震,我很快就随中央台报道组赶赴现场,唐山人抗震救灾的精神一直在鼓舞着我。
方明(年):我是方明,年进入中央广播事业局技术人员训练班学习。年,我从录音员成为一名播音员。播音是我一生最热爱的事业,在话筒前,我也有幸见证了共和国历史上最重要的风云变幻,忠实地记录了我们国家每一次向前奋进的努力。
雅坤(年):我是雅坤,年读高三的时候,中央人民广播电台到我们学校选拔播音人才,我被录取了。年,我开始主持《今晚八点半》节目,从播音员到主持人有一个艰难的转换过程,但就是在这个寻找做主持人的过程中,我越来越明白,你只有真正把听众放进心里,才能有亲切自然的表达,才能让我们说的话像是远方家人的问候一样。
刘振英(年):我是刘振英,年进入中央台,年2月21日,美国总统尼克松乘坐的“空*一号”在北京首都机场降落,中央人民广播电台打破了正常的播音,我第一个在现场把这个消息传向全世界。
于芳(年):我是于芳,年从黑龙江生产建设兵团选调进入中央台,两年以后加入《新闻和报纸摘要》节目。为什么我要对播讲的每一个字都反复斟酌?因为我知道,我们声音的背后有一个国家的力量,有全体人民的力量。
冬艳(年):我是冬艳,年、16岁进入中央台。年11月,台湾当局开放大陆探亲,我在福州机场亲历了一幕幕撕心裂肺的亲人相见,多年间,我和《空中之友》的同事们记录了两岸间太多难以割舍的亲情。
肖玉(年):我是肖玉,年从援藏岗位调入中央台,《播音室》中有我最美好的人生记忆,我愿做一生的朗读者,永远陪伴收音机前的每一位听众朋友。
林溪(年):我是林溪,年进入中央台,每天早晨的《新闻纵横》记录了我追问新闻的广播年华。年10月1日,我有幸在天安门城楼上现场直播了庆祝新中国成立70周年大会。那一刻,我真正明白了自己身上的责任与使命,那一刻,我深深地感受到:我的祖国和我,像海和浪花一朵,我和我的祖国,一刻也不能分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