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京新闻

首页 » 常识 » 常识 » 开启新征程喜迎二十大省十三届人大七次
TUhjnbcbe - 2023/6/25 20:55:00

1月24日,以“开启新征程,喜迎二十大”为主题的省十三届人大七次会议第二场新闻发布会召开,分别邀请省委改革办副主任郭云方,省发展和改革委员会副主任张忠良,省农业农村厅副厅长马清德,省乡村振兴局副局长付学利,省林业和草原局局长、青海国家公园示范省建设工作领导小组办公室主任李晓南作新闻发言,围绕年*府工作报告,介绍今年重点领域改革目标任务、加快产业绿色转型、打造绿色有机农畜产品输出地、巩固拓展脱贫攻坚成果同乡村振兴有效衔接、国家公园建设等情况,更好融入和服务新发展格局,以优异成绩迎接*的二十大胜利召开。

聚深化改革之力推动青海高质量发展

省委改革办副主任郭云方

年改革的重点任务部署,我们将坚持“一条主线”、围绕“三个紧扣”、建设“五大体系”,即:坚持以制度建设为主线,紧扣贯彻落实习近平总书记对青海工作的重要指示批示精神、紧扣*中央国务院重大改革部署、紧扣青海改革发展稳定的重要领域和重大事项,着力建设青海特色生态文明体系、青海特色现代经济体系、基本公共服务制度体系、现代文化制度体系、*的领导制度体系,推动各方面制度更加成熟更加定型,不断提升地方治理制度创新和治理能力建设水平。

以打造“高地”为统领,着力构建青海特色生态文明体系,推进青藏高原生态环境保护和可持续发展,建立江河源守护人制度,编制三江源国家公园总体规划,推进祁连山国家公园设园,进一步理顺管理体制,创新运营机制,构建碳达峰碳中和*策体系,健全自然资源产权制度,扎实做好环保垂管改革“后半篇文章”等;以建设“四地”为牵引,着力发展青海特色现代经济体系,构建生态旅游产业发展机制,深入实施科技体制改革三年行动,推进要素市场化配置综合改革试点,加快分领域财*事权和支出责任划分改革,积极创建国家普惠金融改革试验区等;以增进民生福祉为根本,着力筑牢基本公共服务制度体系,全面落实就业优先*策,深化教育评价和育人方式改革,健全完善多层次社会保障体系,深化综合医改,深化疾病预防控制体系改革,完善分层分类的社会救助体系,加快发展保障性租赁住房建设等;以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为引领,着力健全现代文化制度体系,以深化文化体制改革为动力,加强社会主义精神文明建设,积极推进全媒体传播体系建设,推进城乡公共文化服务体系一体化建设,实施文艺作品质量提升工程,深入挖掘青海特色文化资源禀赋,深化国有文艺院团、国有文化企业改革等;以加强*的全面领导为核心,着力坚持和完善*的领导制度,完善*员教育管理体制,建立*史学习教育常态化长效化制度机制,深化纪检监察体制改革,修订完善关于加强和改进新时代人大工作的意见,深化人民*协协商民主实践,深化群团协同化改革,加快构建执法司法制约监督和责任体系,深化民族团结进步示范省建设,推动全面深化改革取得新成效。

加快产业绿色转型推动高质量发展

省发展和改革委员会副主任张忠良

过去一年,全省上下启动打造“高地”,布局建设“四地”,绿色低碳循环发展经济体系加快建立,具有时代特征、高原特色、青海特点的生态友好、绿色低碳高质量发展之路迈出新步伐。

当前,我省加快产业绿色转型、推动高质量发展面临不少新课题、新挑战。我们将加快产业“四地”建设,全面落实“四地”专项行动方案,落实“1+4+12”方案,实施盐湖产业强链、延链、补链工程,推动盐湖产业与新材料、新能源紧密联动;高质量建设国家大型风电光伏基地,继续打造两个千万千瓦级可再生能源基地;推进玛尔挡水电站、羊曲水电站建设,力争李家峡水电站扩机投运;稳步打造零碳电力系统,开展国家储能先行示范区建设,加快建设以水电为主的新能源调控基地;围绕青藏高原生态旅游大环线,推进一批精品旅游景区、度假区、休闲街区以及国家文化公园建设;推动国家级农畜产品优势区创建,开展优势种业振兴等行动,建立对口援青绿色有机农畜产品输出机制。

积极做大产业增量,加快建设零碳产业园区,积极培育光伏和储能制造“两个千亿元”产业;持续推进园区循环化改造,积极培育新兴产业,协同推动20万吨多晶硅、10GW单晶硅棒、16万吨高能密度锂电材料、1.4万吨高性能碳纤维配套原丝等重大项目落地实施。

全力做好工业运行。坚持稳字当头、稳中求进,完善工业经济运行机制,确保规上工业增加值增长5.5%以上。推动传统产业节能降碳,聚焦煤电、冶金等重点领域,率先开展节能降碳技术改造;研究发布重点行业绿色低碳技术改造导向目录,对主动实施技术改造的企业和项目予以支持,力争到年全省重点领域能效达到标杆水平的企业数量比例超过30%。

推动“两高”行业低碳转型升级,严格控制、有效防控、有序引导,积极推进沿*重点地区工业项目入园及严控高污染、高耗水、高耗能项目工作,防范借扩大内需、形成国内大市场之机,大搞高耗能、高排放项目。促进服务业高质量发展,通过多渠道拓展消费市场,推动制造业和服务业融合发展,强化疫情防控服务保障,聚焦重点领域和关键环节,培育壮大服务主体,提高服务水平。

心怀“国之大者”着力打造绿色有机农畜产品输出地

省农业农村厅副厅长马清德

打造绿色有机农畜产品输出地不仅是青海“三农”千载难逢的发展机遇,更是青海在新时代展示新形象、做出新贡献的重大战略定位。

年,农业农村部和青海省*府正式联合印发《农业农村部青海省人民*府共同打造绿色有机农畜产品输出地行动方案》,成为青海今后5年全面打造输出地的“路线图”“施工表”。《行动方案》坚持六大原则,着力打造7大体系,完成25项支撑性任务,以推进青藏高原生态保护和高质量发展为目标,实现“5个持续”具体目标,着力把青海打造成生态环保、特色鲜明、国内外知名的绿色有机农畜产品输出地。

按照《行动方案》的谋篇布局,年我们将集中精力、财力、物力,着力干好“”:出台“一个规划”。在已经完成《青海省打造绿色有机农畜产品输出地专项规划》初稿的基础上,年内尽快出台输出地专项规划。开好“两个会议”。一是拟在北京以农业农村部、省*府名义联合举办共同打造绿色有机农畜产品输出地启动活动;二是拟于第三季度,在北京或上海举办青海绿色有机农畜产品输出地产销对接推进会,部省联手推动“青货出海”。创建“三个示范州”。从8个市州择优遴选3个州与省农业农村厅联合打造输出地建设示范州。打造“4个先行试点样板县”,打造绿色有机农畜产品输出地排头兵,以点带面,扩面增效。

实施“五大行动”。粮油菜增产提质行动:建设高标准农田20万亩(1亩约等于0.公顷),完成万亩化肥农药减量增效,出台《推进绿色有机蔬菜产业高质量发展的若干措施》,整治耕地“非粮化”。牧业挖潜增效发展行动:推进草原畜牧业转型升级、农区规模养殖增产增效和半农半牧区草畜发展一体化、牦牛藏羊原产地可追溯工程建设,抓好冷水鱼绿色健康发展。种业振兴行动:出台《青海省种业振兴行动实施方案》。特色产业全链条发展行动:率先加快牦牛、藏羊、油菜、青稞、冷水鱼5个产业延链、补链、壮链、强链,创建互助县、河南县2个国家级农业现代化示范区。经营主体培育行动:培育新型职业农牧民,推进“治违禁、控药残、促提升”和农业生产“三品一标”提升行动,讲好“净土青海、天然农牧”生态品牌故事,打响做强“青字号”品牌。

接续推进巩固拓展脱贫攻坚成果同乡村振兴有效衔接

省乡村振兴局副局长付学利

年,全省乡村振兴部门以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指导,紧紧围绕巩固拓展脱贫攻坚成果同乡村振兴有效衔接,实现了防返贫与稳增收同步推进、补短板与建机制同步实施、促巩固与抓衔接同步落实。

脱贫攻坚全面收尾,脱贫成果全面巩固,有效衔接顺利推进,年度各地风险消除率均保持在75%以上,脱贫群众人均可支配收入达到元,较年增长12.3%。省州县三级调整加强乡村振兴领导小组,继续以“双组长”制推动各项工作落实,制定出台“1+5+7+N”有效衔接顶层设计,全面完成乡村振兴部门调整挂牌,新一轮向个重点村选派第一书记和驻村干部人,有效衔接工作力量全面加强、工作体系更加顺畅。协作帮扶开创新局,强力推动苏青协作工作落实,江苏省15个县区与我省15个国家乡村振兴重点帮扶县进行了“一对一”结对,苏青两省协商制定“1+2+N”东西部协作*策体系,年度落实协作资金8.59亿元,较年增加4.52亿元,增长%,帮扶力度之大、协作范围之广前所未有。

今年,巩固拓展脱贫攻坚成果、推进乡村振兴战略有关工作,将以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指导,全面贯彻落实*中央国务院和省委省*府关于“守底线、抓发展、促振兴”的各项决策部署,坚持稳中求进工作总基调,坚持以人民为中心的发展思想,坚持共同富裕方向,强力推进“1+5+7+N”有效衔接*策体系落地落实,把巩固拓展脱贫攻坚成果摆在突出位置,牢牢守住不发生规模性返贫底线,稳步推进乡村建设、乡村治理和农牧区社会事业发展,防风险、稳成果、上台阶、拓新局。通过建强一支队伍,守牢一条底线,突出一个重点,接手两项工作,抓住“五个关键”,持续推动巩固脱贫成果上台阶、乡村振兴开新局,确保脱贫群众收入增速高于当地农牧民收入增速,使脱贫群众与当地农牧民的收入比例不断提高,以优异成绩迎接*的二十大和省第十四次*代会胜利召开。

力争在以国家公园为主体的自然保护地体系建设上走在全国前列

省林业和草原局局长、青海国家公园示范省建设工作领导小组办公室主任李晓南

建立国家公园是我国生态文明建设的一项重大制度创新。去年10月12日,习近平总书记在《生物多样性公约》第十五次缔约方大会领导人峰会上,向全世界正式宣布设立三江源等5个国家公园,三江源国家公园是全国首批、排在首位、面积最大的国家公园。三江源国家公园从第一个体制试点到第一批正式设立,历时近6年,组织实施了一系列原创性改革,形成了国家公园示范省建设的九大理念和十五个体系,以及“一面旗帜引领、一个部门管理、一种类型整合、一套制度治理、一户一岗管护、一体系统监测、一支队伍执法、一众力量推动、一种精神坚守”的“九个一”三江源模式。祁连山国家公园体制试点从年开始,坚持以建设“十好”国家公园为目标,着力打造青海片区“生态保护高地、生态科研高地、生态文化高地”,建立了一套规范统一的管理机构,推行综合执法和“村两委+”两项工作模式和机制,40个标准化管护站全部建设完成,同时,构建规划标准、科研监测、社会参与等九大支撑体系的工作格局,体制试点各项任务全面完成。

我们深入学习贯彻习近平生态文明思想,心怀“国之大者”,统筹推进山水林田湖草沙冰一体化保护和系统治理,采取最严格的生态保护*策,执行最严格的生态保护标准,落实最严格的生态保护措施,奋力推动青海在以国家公园为主体的自然保护地体系上走在前头。生态保护成效日益显现,生态保护治理成效显著,自然保护地体系加快建立,以国家公园为主体的新型自然保护地体系基本成型,制度标准体系不断完善,共建共管共享协调发展,宣传推介实现同频共振。我们积极谋划推动青藏高原国家公园群建设,青海湖国家公园“两报告一方案”等前期申报材料已上报国家林草局,昆仑山国家公园科考工作已全面启动。坎布拉国家地质公园列入世界地质公园候选名单,同德石藏丹霞国家地质公园正式获批。年,国家公园示范省建设项目获青海省改革创新奖。

年,我们将聚焦聚力打造青藏高原生态文明高地,高质量推进国家公园示范省建设,积极谋划青藏高原国家公园群,全力推进三江源国家公园高质量建设,加快构建自然保护地新体系,探索开展自然教育和生态体验,进一步强化智慧保护地建设工作,推动我省以国家公园为主体的自然保护地体系走在全国前列。

本报记者宋明慧郑思哲魏爽整理本报记者王煜鹏刘祎顾植霞吴占云配图

《青海日报》(年01月25日第5版:全省两会特别报道)

声明:以上内容除注明来源稿件外,均为青海日报原创稿件,未经书面许可严禁转载!

1
查看完整版本: 开启新征程喜迎二十大省十三届人大七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