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京新闻

首页 » 常识 » 问答 » 新闻8点见丨争分夺秒特事特办北京封控
TUhjnbcbe - 2023/7/4 20:00:00
常见的白癜风发病原因 http://m.39.net/pf/a_4321506.html

新闻8点见,多一点洞见。每天早晚8点与你准时相约,眺望更大的世界。

近几日,北京疫情稍显上升态势,不少社区、街道都被封控。处于封控中的居民需要就医怎么办?遇到突发疾病需要迅速转运怎么办?这些问题急需解决。眼下,一位患者的经历就很好地反映了各方面的应急处置能力。

4月26日傍晚,北京市朝阳区潘家园派出所接到一通远程报警求助。身在外地的柳女士称,自己的妹妹身患白血病,由于疫情防控原因无法出门就医。得知消息后,派出所民警火速调度救护车到达现场并协调多部门,通过“闭环直送”方医院。

“民警同志,快救救我妹妹吧,她是重症白血病,移植手术后病情复发,现在吐血不止,随时会有生命危险,但她家所在的楼栋因疫情被封控了……”4月26日,柳女士在电话中焦急地向接线民警描述妹妹的情况。

核实了具体地址后,潘家园派出所领导一面让社区民警高东电话联系封控区内的患者,一面通过防疫专班火速调度到场。由于患者所在的楼栋有新冠阳性病例,处于封控状态,医生表示,若将患者转运,需要提供相关手续,医院。

在封控区外,副队长刘亚杰和民警高东紧急辟出一条绿色“生命通道”,警车全程护送,十几分钟后,医院。

“我妹妹已经脱离危险了,医生说幸亏送医及时,不然后果不堪设想,我代表全家感谢你们。”第二天上午,柳女士再次打来电话,向民警表示了感谢。争分夺秒“闭环直送”,北京封控区内一急重症患者及时得到救治

最近发生在咱身边的疫情都在哪儿?离咱近不近?这些感染者之间都有什么关系呢?

据小编统计,4月22日以来,截至4月27日15时,北京累计报告例本土感染者,涉及8个区。本轮疫情涉及6所学校2所托幼机构。校内人数多、聚集性高,且部分学生活动轨迹涉及校外违规培训,人员复杂,增大了疫情传播风险。一图看懂丨北京本轮累计报告例本土感染者关系图来了

设想一下,当得知自己是密接后你会怎么想?想必大部分人内心都是恐慌的。而北京第号感染者张先生,因极高的防范意识,被网友们称为“中国好邻居”。

当得知自己是密接后,34岁的张先生选择自我隔离。在等待疾控通知的12个小时里,张先生没敢回家,自己开车停在停车场里,独自等待着流调的确认。

4月26日,根据疫情通报,张先生确诊为北京第号感染者。由于张先生没有回到居住地昌平区冠华苑社区,26日上午11时,社区人员和环境采样,结果均为阴性。社区书记称,因得益于张先生的防范意识,居民楼只封控了14个小时。

张先生的单位在朝阳区,而他与人合租的住所则在昌平区北七家镇冠华苑社区。其实当天回家与否,他考虑过,“说心里话,如果这个房子是我自己住,没有和别人合租,我可能也就回去了。”张先生告诉记者,“一想到有别人,就觉得自己不能把他们都连累了,万一呢。”

北七家镇冠华苑社区*支部书记王松林还记得,那个下午,他接到电话听张先生口述了自己的情况,“他和我们社区工作人员大概沟通了七八次,通话也是为了了解情况,安抚他的情绪。”王松林说,电话那头的情绪一直很平静、果断,“值得我们敬佩。”

在接受新京报记者采访时,他说自己做这些的初衷,就是因为不想连累别人,“我要是回家,整个小区都可能被封住,受影响的人太多。我自己一个人,就算在外面站一天也无所谓。”北京号感染者:就算在路上站一天也无所谓我不想连累别人

前两天朋友圈出现的高频词估计大家都一样——“囤菜”。当人们知道疫情又一次来袭,第一反应就是去超市大采购。真的需要“囤菜”吗?北京的蔬菜、鲜肉等供应量到底如何?

作为北京的“菜篮子”,新发地批发市场的情况如何?4月27日,北京新发地批发市场方面向记者介绍,市场当日蔬菜上市量为2.58万吨,突破建场34年以来历史同期最高纪录,供应量充足;白条猪上市量为头,满足市民日常需求。

上市量增加,蔬菜价格是否会有变动?新发地市场宣传部部长童伟介绍,随着北方各产区农产品相继大量上市,蔬菜价格也将进入季节性下降。4月27日,新发地蔬菜加权平均价为3.99元/公斤,较之前有明显下降,降幅突出的有大白菜、油菜、菠菜、茄子等,均有30%-60%的下降。随着各类蔬菜陆续上市,价格还会进一步下降。

肉类供应方面,新发地数据显示,4月26日,新发地白条猪上市量为头,加权平均价为21.5元/公斤;4月27日,新发地白条猪供应量为头,加权平均价是20.5元/公斤。“猪肉供应较充足,新发地市场与北京市10家肉联厂签订了‘场厂挂钩’协议,能够调动各地养殖场迅速响应,保障北京地区猪肉的供应,价格上也不会有大变动,相当长的一段时间都会维持在20元/公斤左右。”童伟说。北京新发地蔬菜日上市量2.58万吨,破建场34年来纪录

晚上不睡觉,早晨睡不醒,中午哈欠连天。不睡子午觉的你身体还熬得住吗?你有多久没在深夜12点前睡觉了?不久前在世界睡眠日发布的《中国职场青年睡眠报告》显示,超过五成的职场年轻人每天都要熬到深夜12点以后才睡觉,而超过七成的年轻人每天平均睡眠时长不足7小时。

白天快节奏的生活让年轻人希望能在夜晚得以放松,熬夜似乎成为解压的最佳选择。他们习惯于凌晨一两点边喝着枸杞水,边玩着游戏;敷着最贵的面膜,熬着最长的夜。

不能忽略的是,长时间不规律生活对身体带来的伤害。记忆力下降、反应变慢、皮肤变差、秃头掉发等系列“熬夜后遗症”也悄然出现在晚睡的年轻人身上。越来越多的年轻人出于健康考虑,开始起“一边熬夜一边养生”的“朋克式养生”。

“内心清楚熬夜不好,但经不住诱惑,而且多年习惯也难以改变。只能通过其他方式来调理身体。”刚从代购手中买了护肝片的90后王星告诉记者,家里堆满了各种保健品,每天都会吃上一把,“不知道有没有效果,就当内心求个安慰,熬夜的时候也没有太多愧疚感。”

英国此前曾将26名参试者分为两组做过实验,其中一组每晚睡眠不足6小时,另一组则超过10小时。一周后检测结果显示,睡眠缺乏的受试者体内有七百多种基因功能发生改变,严重的还会导致认知功能受损。这意味着,如果人的正常睡眠模式遭到持续破坏,将会对身体各项机能造成永久性损伤。那些熬夜的年轻人

4月27日,多家港媒报道尖沙咀一酒店有一名老人倒卧在房间内,昏迷不醒,等医护人员赶到现场时,老人已去世。这位老人,正是87岁的香港资深演员曾江,随后,TVB方面也向新京报记者确认了这一消息。

曾江的星途起起落落,有时演主角,经常演配角,还总能演得很出色。比如他在王天林执导的武侠剧《射雕英雄传》(年)里再现了“桃花影落飞神剑,碧海潮生按玉箫”的中年*药师——他才情卓绝、豪情俊逸、爱女如命,被内地剧迷认为是极难超越的“东邪”;再比如他在韦家辉执导的商战剧《大时代》(年)里饰演华人探长龙成邦,一代枭雄晚景凄凉,也让人印象深刻。

曾江一生演过几百部影视剧,塑造了很多留驻观众脑海的影视人物,却在这一领域始终与奖项缘分很浅。直到年过八旬(年),他才凭借电影《窃听风云3》的太公陆瀚涛一角获得了演艺生涯重要的表演奖——第34届香港电影金像奖最佳男配角奖。当年他上台领奖时感谢了很多人,最后以奖杯指天,感谢上苍给了他健康,“没有健康,我怎么能够工作呢”。

曾江的胞妹林翠早在年就因哮喘病发离世,与林翠育有两个女儿的武侠片演员王羽也在今年4月7日去世。曾江和胞妹林翠的亲友圈以及他们参与的影视作品,足以当做上世纪香港影视*金时代的缩影。如今一代人逐渐远去,只留下了记忆。告别曾江:桃花影落送“东邪”,碧海潮生别“曾爷”

编辑魏冕刘喆校对赵琳

1
查看完整版本: 新闻8点见丨争分夺秒特事特办北京封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