来源:中央广播电视总台中国之声
听见世界,听见生活,听见你!
有这样一种鸟,它们的一生几乎不见落地,总在飞行。它们每年在差不多的时间集体从北京消失,又总是在来年如约返京。当它们在北京时,人们不难与其在城市中相遇,只是可能因为忙碌错过了它的身影。
人类与它们一同见证了北京城的繁荣与变迁,重生与发展。“北京”这座城市的名字也被刻在了它们的名字中。北京雨燕——神秘的飞行者,为何离开北京,又总会回来?
音频内容23:12来自央视新闻神秘旅行家
8月,北京雨燕科学调查项目的观察计数活动结束,每年夏末,雨燕都会准时从北京消失。和人类共同生活在城市中的它们从哪儿来?去了哪儿?
谜底近些年才被揭开。
通过环志,研究人员给北京雨燕戴上定位器,回收后分析数据发现,北京雨燕大概在7月末出京后,会做一次超远距离的飞行,穿越阿拉伯半岛,最终抵达非洲西南部,在纳米比亚、博茨瓦纳和南非等地“休整”大约3个月,再在第二年2月重新启程,飞回它们在北京的家。
△北京雨燕
北京师范大学鸟类学专家赵欣如说,对于北京雨燕来说,这一迁徙是史诗级别的飞行:“年回收了13只,发现北京雨燕从北京经过了天,一直迁飞,到了非洲的南部。如果将这个距离简单地连起线来,得有~公里。非常善飞的一种鸟,伟大的飞行家,很不容易。”
不管飞走多少次,来年,北京雨燕一定还会回到北京,仿佛名字中带了“北京”,便和这座城市有了约定。
“年,英国一位鸟类学家采集到北京的一只雨燕,发现和原来记录的欧洲种类不太一样,就在原来的种名上又加了个亚种名pekinensis,直译过来就是‘北京雨燕’”,赵欣如介绍。
00:30△北京雨燕拍摄:武俊山
“无脚鸟”的落脚处
北京雨燕学名中的“Apusapus”,意为“没有脚、没有脚”。
它们喜欢在古建筑椽子中间孔隙筑巢。有研究者记录,上世纪前期,北京雨燕种群数量曾达到鼎盛,约5万只,后有数据统计到不足只。城市快速发展,如今的北京还是北京雨燕的理想家园吗?
△你能找到古建筑中藏着的北京雨燕吗?
有观点认为,随着城市发展,古建筑少了,所以北京雨燕也会少。近两年北京市野生动物救护中心的雨燕调查项目估算,北京四环内雨燕种群数量繁殖前预计在只左右,繁殖后可能超过了1万只。除了古建筑,北京雨燕被发现也在一些现代建筑结构安家,比如立交桥的孔洞、缝隙中。显然,北京雨燕依旧选择了繁华都市北京。
△志愿者初茜在临近东三环一处立交桥旁进行北京雨燕调查的拍摄
“用老百姓的话说,它们不是缺心眼儿,古建筑少了,它们会找新的地方”,赵欣如认为,现代城市发展对雨燕有一定影响,但并没有把它们排斥走,某种意义上,北京雨燕为了繁衍后代,在适应城市的变化。
“我们曾经判断,前些年数量减少的原因不光是古建筑少了,还有可能是北京上空的昆虫太少。怎么增加?园林绿地少用农药,恢复更多湿地”除了“住房”,赵欣如指出,北京雨燕还得吃好点。
北京雨燕属于伴人鸟类,喜欢接近人类生活的区域,即便城市喧闹。在做和睦邻里这件事上,北京雨燕向人类靠近了99步。幸好,除了专业研究者外,更多人正在将这变成一场人与北京雨燕的双向奔赴。
飞鸟与黑芝麻
北京雨燕四脚趾朝前,除了产卵、孵化在巢中,它们不分昼夜,不停地飞,飞行中捕食、喝水、交配,匆忙得像通勤赶路中的上班族,一个似乎不会为浏览风景而驻足的人,却成为了很多人眼中的“风景”。
为摸清北京雨燕的分布情况,保护北京地区的雨燕种群,北京市野生动物救护中心联合北京野生动物保护协会、宣武青少年科技馆发起了北京雨燕调查项目,在北京30个有雨燕分布的地点开展调查。
体重三四十克,体长十七八厘米,能以km/h的速度飞行,这样的个头,如此的高速,放在天空背景下,计数图上的北京雨燕,说是芝麻,都说大了。
志愿者张丽婷介绍,有时一张照片上的雨燕数量超过只,他们需要将照片嵌入Excel表,分别数每个格子范围内的雨燕数量,最后求和。“出现模糊的小黑点我以为是电脑屏幕脏,还用手抠”,这是志愿者纪冬媛“数芝麻”时的快乐。
△Excel表里的雨燕志愿者供图
生活的奔忙之外,志愿者们似乎能通过北京雨燕在城市中看到远方。“每次看到它们在空中飞翔,耳边就会莫名产生呼呼的风声,就像在和它们一起飞。看它们飞翔,感觉特别自由。我在那一瞬间也变得非常自由”,志愿者祝蕴凡说。
鸟类种类特别多,关于鸟类的研究空白也很多,北京雨燕算不上热门研究物种。“北京雨燕并不是一个濒危种,但从生态学上来讲,普通物种同样重要。分布广、数量多的鸟在生态环境中会发挥重要作用”,赵欣如指出。
△北京市野生动物救护中心救助雨燕,人工喂养的大麦虫里还要加入钙粉,争取让雨燕尽快达到放飞条件,赶上迁飞队伍
中国有多种鸟,北京雨燕却是飞进人们生活的那一只。城市里或许没有野生大熊猫、金丝猴、藏羚羊,却总能听到北京雨燕的叫声。它好像没有脚,不曾落地,总是走了又来,来了又走,北京这座城市是它们不离不弃的家。
生活中有些东西一直在变,比如时间,比如空间,比如身边的万物;也有些东西一直没变,比如热爱,比如理想,比如勇气和执着。在纷繁的岁月中,在时代的洪流中,总有人在选择坚守,选择乐观,选择一往无前。
每周日11点半,中国之声推出特别记录节目《听见》,用声音记录我们的时代,记录人生旅程中的种种冷暖悲欢。
《听见》系列
听见丨八年来第一次走出大山,这支交响乐团火了!点击查看
听见丨小巷炉火点击查看
听见丨山那边的歌谣点击查看
听见丨与时间赛跑跨越千里的生命接力!7小时抢救断臂男孩点击查看
听见丨你是我的眼点击查看
听见丨焦波回家点击查看
听见丨卡拉麦里的朋友点击查看
听见丨吴素真:我本不是凡间女点击查看
听见丨“野生女作家”陈慧点击查看
听见丨星星的孩子闪亮的日子点击查看
听见丨曹有红:世界在你耳边点击查看
听见丨都说高考完去搬砖,他是真去搬砖的那个点击查看
听见丨深夜苦练抛锅的“00后”,把“厨师”当荣誉点击查看
听见|专心挖土的“95后”,你怎么这么好看点击查看
监制丨高岩
策划丨武俊山冯会玲
记者丨刘飞
制作丨单丹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