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京新闻

首页 » 常识 » 诊断 » 用耳朵阅读有声读物可以改变我们获取
TUhjnbcbe - 2023/8/14 19:43:00

作者:蔡星卓

以怎样的方式,才算真正阅读了一本书?

在很多现代都市人的生活之中,将一本书由书架上拾起的感觉可能已经越发陌生。即使在当下电子书盛行的时代,视觉阅读体验也不再是唯一选择。通勤路上,运动途中,开车之时……用手机“听”一本书,成为了更多人完成阅读的新模式。在现在与不远的将来,有声书甚至有可能超过纸质书与电子书,成为许多人读书的首选。

什么样的人会更愿意“听”书?据艾媒咨询(iiMediaResearch)年发布的数据,这些人的年龄有一半以上是三十岁以下的群体。而在他们所收听的书籍之中,历史类书籍的网络热度最高,其次为悬疑、言情、都市等小说类型。谈到收听有声书的动机,四成以上的用户认为是为了轻松娱乐或学习知识,其中超过三成认为是“满足对阅读的热爱”。与此同时,与阅读传统书籍或电子书相当,这些月收入大部分在一万元以下的人群并不抗拒为一部只有声音出场的小说支付费用——随着内容付费的观念越来越普及,有声书的付费市场也逐渐被打开。据音频分享平台喜马拉雅相关负责人介绍,“在眼球经济被过渡消费的时代,听书的‘伴随性’和多层次的受众分布,决定了有声阅读未来的市场空间巨大”。

实际上在中国,智能手机还未广泛出现的时期,初代有声读物就已经出现于市场之中。上世纪90年代中期至千禧年,以光盘、磁带、点读机等为主的实体成为有声读物的主要载体。千禧年后的十年间,听书网站兴起。在最近的七、八年间,移动端的有声书平台集中上线,如喜马拉雅、懒人听书等。

年8月17日,上海,以“我爱读书,我爱生活”为主题的上海书展在上海展览中心开幕。有声读物在上海书展的展出规模越来越大,当年,喜马拉雅和蜻蜓FM都在书展中设立了有声图书馆。(图片来源:东方IC)截至目前来看,整个在线音频行业的产业链已经逐渐清晰:获得内容授权的内容提供方给在线音频平台提供内容,同时,平台为其提供专业工具和内容运营。与此同时,用户从平台上收听音频产品,产生购买行为,同时也进行互动和反馈。而这一系列活动,均以服务支持方提供的技术服务为基础。

据艾媒咨询数据,年,在中国范围内,喜马拉雅、懒人听书以及蜻蜓FM三者占据了主要有声书市场。同时,在吸引用户群的能力上,如喜马拉雅、蜻蜓FM等综合类平台可能强于懒人听书、酷我听说等垂直平台。

有人将喜马拉雅等综合性平台形容为“有声领域的淘宝”,这确实形象地形容出了它们在声音领域拓展的大面积版图。喜马拉雅相关负责人告诉界面影像,在他们所勾画的产业链条之中,出版社、作家、播主、粉丝和品牌都通过喜马拉雅的平台联结在一起。基于这样的平台,进入音频市场的生产者们并不需要过高的门槛——音频产业链中,内容提供方包含出版机构、网络文学,或是音频制作机构、传统电台等,但这其中也囊括了大量自媒体。现有的市场之中,有声产品的样貌十分多样,但同时也意味着它们的质量参差不齐。对于很多个人来讲,电台是一种基于声音情结的产物,而非一种专业上的追求。

有声读物不仅面对大众,有时还面对一些特殊群体,例如盲人群体。对于他们来说,这样的需求并非由移动互联时代所催生。河北东光县的一名视障女士张娜,就一直在坚持为盲人读书,并利用网络平台推送给盲人读者。(图片来源:东方IC)年就开始自己做电台的Koner向界面影像形容了自己做个人电台的经历,对他来说,这件事情一直是自己的一个爱好,对收听广播的喜爱催生了他做个人电台的尝试。“最早的时候,还没有喜马拉雅和网易云之类的电台,我就在豆瓣和土豆视频上发表自己的作品。当时这些平台上的节目很丰富,我自己是想通过声音分享些好的文字,没有刻意说是要做哪一类的节目。所以我就按照自己的感觉来选择文字,然后根据自己的理解来调整情绪和声音来进行录制。我播出的内容是通过各种渠道获得的,有征集过来的,也有从一些文学类网站上收集而来。”

相对于个人而言,一些音频内容生产者则有着更为专业的背景支撑。例如在广播电视行业之中,那些曾经只会出现于广播之中的有声内容,也在借力音频市场的发展,为自身谋求更广阔的出路。北京人民广播电台全资子公司北京悦库时光文化传媒有限公司就是基于广播电台的背景应运而生的机构。与过去广播电台与出版机构之间仅限于内容推广的合作不同,作为中国广电行业中第一家做版权的公司,悦库时光文化传媒的主要业务范畴,还涉及内容的开发和再运营。

有声读物的专业制作是怎样的实现的?有声书与文学作品间又有怎样的关联?音频产品的市场现状如何?针对这些问题,界面影像采访了悦库时光文化传媒的相关负责人。

对话张蓉(北京人民广播电台产业发展部副主任、悦库时光文化传媒总经理)尚尚(悦库时光文化传媒内容策划总监)

界面影像:是怎样的需求催生了类似悦库时光文化传媒这样公司的成立呢?

张蓉:移动互联时代来临以后,北京人民广播电台当时的产业布局里出现了两个特别重要的东西,一个是技术(或者说是客户端),一个是版权。在移动互联时代来临之前,大家对“听”的要求还没有被释放出来,而有了手机和各种各样的客户端后,大家“听”的需求被释放了。在这之后,我们发现有很多声音制品的版权是不清晰且不完整的。不管是我们自己电台生产的东西,还是出版社,甚至作家自己,都没有意识到这个版权应当被归为哪一类。

对于有声阅读来讲,它在中国的发展可能会慢于其他一些国家。而且,在移动互联时代来临后,对版权的需求也比过去更加多样和清晰了。例如,以前电台可能只需要广播权,现在就需要如信息传播权、改编权、复制权等。也是在这样的情况下,悦库时光文化传媒应运而生。

界面影像:一个文学作品,从被挑选到进行有声内容的制作和分发,大致是怎样的一个过程?

张蓉:这个过程可以基于两个层面来谈,一是电台的需求层面,二是市场、用户的需求层面。整个的业务流程并不复杂,总体来说就是选书、买版权、内容制作和分发几个步骤。

首先是内容的筛选。我们提出了一个“悦库严选”的概念,就是我们给自己公司的定位是以出版物为主的经典文化、经典文学,以及社会上比较主流价值观的东西,内容涉猎很广。筛选时我们考虑的因素,一方面是作品的题材,一方面是作品本身的水平,以及适不适合做成有声读物。有了这样的筛选以后,我们就会找到出版社或作家谈版权的授权。获得授权后,我们的内容团队会去找合适的演播人来做声音的创作。

在声音创作方面,我们也会细分一下题材:有些书可能更适合一个人去讲,有的书可能更适合男女生对播,另外一些书可能适合把它变成一个小的声音剧(有旁白作为主线,有一些情节由几个人去演)。另外,我们也会根据书本身给人营造的形象去寻找与之匹配的声音形象,来诠释这个作品。例如,我们做的《*原》请的是李野默老师,这种作品的内涵用他的声音是可以展示出来的。但比如说青春文学的作品,我们可能就会寻找一些年轻的,跟我们现代社会的声音感觉比较接近的人来演绎。再比如恐怖悬疑类的作品,我们可能就会找到艾宝良老师,他读出来的东西真的会让人毛骨悚然。除此之外,我们还会配上合适的音乐音效来营造整个收听的气氛。这个部分其实是我们对于文字作品的再创作。

在这些内容生产之后,甚至在生产的同时,我们的运营团队会跟渠道方洽谈,比如我们跟全国的电台,还有互联网平台方,特别是近两年发展迅速的

1
查看完整版本: 用耳朵阅读有声读物可以改变我们获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