连日来,新闻广播“我在北京过大年”系列报道,聚焦了各行各业响应号召、就地过年的干部、群众。他们中,有值守供热一线的工人,有顶着大风送快递、外卖的小哥们,有为保平安坚守岗位的警察等等,正是他们的坚守,让这座城市的春节充满了“温度”。作为系列报道的结束,我们将话筒对准了在这个春节,留守北京的新闻工作者们。
大年初三,北京新闻广播记者郭雅婧又出发了。乘公交、倒地铁再步行20多分钟,她的目的地是北京城市副中心综合交通枢纽01标在建工地:
记者:你去过几趟这个工地了?
雅婧:就近一个月,这是第三趟。记者:现在工程进展到哪一步?雅婧:现在还在地下,没有进展到地上。这个工程的体量特别大,好多工人他们也都自己在北京这边,今天是他们新春第一天开工。
工地上钻机轰鸣,吊车伸展着巨大的手臂忙碌着。由于刚下过雨,施工现场十分泥泞,脚上的棉鞋,不多会儿就脏了。不过对于郭雅婧而言,这都是家常便饭:
记者:你有一双小白鞋穿成了小*鞋吧!
雅婧:小灰鞋。刮风下雨,有时候泥就只能这么踩。所以后来我给自己备了“上工服”。
她当天主要采访对象,是工地上钻机操作手。郭雅婧头戴安全帽,和工人边走边聊,神情专注。今年是她工作的第十个年头,出入工地、采访工人,是她的“日常”:
“工地是很熟悉的一个地方,爬上爬下。我都会开玩笑说,我是只土拨鼠。”
不过,今年她也体会了个“第一次”——一个人在北京过年。给父母的心意早早的寄回了老家,忙碌的采访中,思乡之情也冲淡了很多,但不经意间,还是难免想家:
“三十和留京的小伙伴凑在一起吃了个年夜饭。大家一起做,做完我就觉得爸妈每年做年夜饭特别不容易,想他们了。打电话,他们也在吃饭,大家云上团聚了。”
而这,也让她对采访对象们多了一份“共情”:
“感同身受,就会更觉得不容易,理解他的心情。大家都在各自的岗位上工作,也是挺有意义的。”
从三十到正月初五,北京广播电视台新闻中心记者颜葵,外出采访回台就在编辑机房扎了根。“赶”稿子,“抢”新闻,构成了她的春节假期。拿三十那天来说:
“三十的上午去了新发地、回来抢北京新闻,弄完了去老字号拍年夜饭的准备情况。做完了,换了个摄像,就去跟城管队员在满大街转去了,回来差不多十二点,节目做完早上七点。吃点东西,又奔南山滑雪场拍大家过大年了。其实大家都是这种状态。”
因为干活儿太猛,她原本受过伤的脚在大年初一给了她点“颜色”:
“初一早上的时候,我就觉得我的鞋怎么跟小了似得,那么紧。初一晚上回去脱鞋一看,哇,腿那么粗(肿了)。”
颜葵是湖北人。因为工作的关系,这些年,留京过年是她的常态。不过,在去年大年初二,她回湖北了。不是回家,而是跟随北京援鄂医疗队,做援鄂医生们的记录者:
“我需要画面,必须要去现场。像现在,虽然说累但是我没那么大心理负担。但是去年,现在回头去看,在当时我真不知道自己能不能平安的回来。”
今年难得的春节假期,颜葵依旧没有太多的时间陪伴家人。这让她的女儿朵朵既埋怨,又心疼:
“新年我希望她不要那么拼命工作了,一个是身体吃不消。再一个,我马上要中考了,希望她能多陪陪我。”
颜葵却说:
“我们家闺女虽然偶尔有抱怨,但是你跟她说,妈妈今天有任务,她会说,妈,那你早点回来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