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京新闻

首页 » 常识 » 问答 » 走上老北京街头回忆生活变迁谁记得原先
TUhjnbcbe - 2023/10/18 17:44:00
年刁立声发表在《北京日报》上的摄影作品寄语改革开放40年改革开放40年,就是我在公交工作的40年。我很自豪能用相机记录首都公交的巨大变化。我期待着首都公交能一直与时代同行,变得越来越快捷、方便,为北京市民提供满意的服务。——刁立声64岁的刁立声打开书柜,小心翼翼地取出一个“方盒子”,这是他的宝贝——一台海鸥胶片相机。刁立声闭上眼睛,按了下快门,“咔嚓”……过往40年,变成一张张照片,又连成一部部电影,在他脑海中回放。刁立声再次来到路车队,与当年“男子汉车组”所在的路的新一代司机在换代后的车前合影。改革开放的春风吹来,因“文革”中断学业,原本只想混日子的年轻公交修理工刁立声喜欢上了摄影。为了心爱的相机,他重返课堂,白天,在学校学新闻摄影;晚上,回到修理厂上夜班。他还在自家厨房里弄了个暗房,冲洗胶卷……虽然缺觉,但刁立声每天都很开心,因为他找到了爱好和工作的结合点——用镜头拍公交、讲公交。刁立声使用过的部分摄影器材“刚开始,我逮什么拍什么,后来同事撺掇我给《北京日报》《北京晚报》投稿,没想到,还真中了。”刁立声打开好几个密封严实的盒子,里面是厚厚一沓黑白照片,几百个用白纸卷好的黑白胶卷,还有百十袋彩色胶片……“公交40年,全在这里了。”一张黑白相片上,方头方脑的“*河通道”安静地停放着。“这车是年北京汽车修理公司试制的BK*河牌公共汽车,红白相间,上世纪八九十年代,这可是北京公交的绝对主力。”刁立声说着,又拿起旁边的一张照片,照片拍摄于上世纪80年代末,一名女乘务员穿着棉袄,正把一大桶热水举过肩膀,倒水“温缸”,“那时候干公交,苦,就这‘温缸’,一加就要四五桶,没把子力气根本干不了。”刁立声说,“那时候乘客也遭罪,车厢四面漏风,冬天像冰窖,夏天似蒸笼。”“温缸”这活儿一直延续到上世纪90年代中后期,“*河通道”更换为斯太尔“白通道”,新车用上防冻液,“举桶加热水”才成为历史。“新车型密封也好多了,地板也平整了。”刁立声说。此后,刁立声的镜头中,公交车车型更新的速度越来越快。先是颜色上的变化。起初的“红白”变成了跳跃的“*绿”,进而又是沉稳的“灰蓝”……最新的照片中,长安街上的大1路已穿上了耀眼的中国红。接着是性能的变化。年,北京第一代新能源公交车——辆以CNG(压缩天然气)为燃料的京华BKCNG型公交车跑上长安街,随后,双动力电源无轨电车、福田LNG(液态天然气)通道车、纯电动公交车……环保车型越来越多,“没有噪音,没有燃油味儿,运行更平稳,乘坐更舒服,咱公交也为北京的蓝天做了不小的贡献。”说到这里,刁立声一脸自豪。“还有一个变化呢。”刁立声略显神秘地抽出一张照片——这是拍摄于上个世纪80年代的一张黑白照片,公交车门前,黑压压地围着一群人,大家蜂拥而上,车门都快关不上了,“瞅瞅,都挤成相片儿了。”刁立声嘿嘿一笑,又拿出一张相片儿——这是年刊登在《北京日报》上的一张相片儿——在广安门北公交站,公交站牌站成了排,经过此站的运营线路由1条发展为18条。每块站牌边,等车的乘客都站在对应区域内有序排队。当年,公交总公司开通新线55条,调整、延长线路40多条,乘客在车上不会再被挤成“相片儿”。“后来,咱北京又有了‘排队日’,先下后上,排队乘车成了咱北京的‘礼儿’。”不仅人与人要学会礼让,车与车也得学会礼让。一张拍摄于年的照片上,崇文门三角地路口竖起一块标志牌,上面写着“公交车道7—20时”。这北京最早的“公交车道”牌,证明21年前北京交通管理中就已经有了“公交先行”的理念。此后,从公交专用道,到开通快速公交;从“路条”到数字化调度;从月票板到移动支付……刁立声的镜头记录着北京公交的每一次转变。“瞧,这几个小伙儿,多帅!”刁立声拿出一张年拍摄的黑白照片,一辆公交车前,6个年轻小伙子搭着肩膀站得挺拔,胸前的绶带上写着“男子汉车组”,“一心为乘客,服务最光荣”——这句在公交人中流传了20多年的口号最早就是他们喊出来的。“‘男子汉车组’是年成立的,现在,这个车组还在,我们公交的服务精神也是代代相传。”刁立声说。公交车在变,刁立声手中的相机也在变,早就换成了数码的,厨房里的暗房也拆了……“还是数码的方便,想怎么拍就怎么拍,不用洗胶卷,还不用担心存放,一个小硬盘就顶我这好几大盒子。”刁立声笑着说。刁立声做过一个粗略的统计,从拥有第一台照相机开始,这35年,他按动了四五十万次快门。“咔嚓!”刁立声又按下快门,“我还会继续拍下去,好好记录我们幸福的新时代!”本报记者邓伟摄来源:北京日报记者:孙宏阳
1
查看完整版本: 走上老北京街头回忆生活变迁谁记得原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