导演马丁·史柯西斯(MartinScorsese)在年曾经拍摄《雨果的秘密》(Hugo),他在电影的叙事中运用了自动机械人偶(Automaton)作为楔子,引导出整个故事情节,并娓娓道来世界电影史的重要渊源,以及科幻电影最早创始者乔治·梅里爱(GeorgesMéliès,-)所发生的各种故事。其中,故事的主人翁小男孩雨果·卡柏瑞(HugoCabret)与小女孩为了发现秘密,找寻真相,必须让早已故障的自动机械人偶再次作动,书写绘画出事件的线索,更是电影构思中的一绝。影中提及的自动机械人偶,事实上是十八世纪至十九世纪以来,钟表发展、科学史,以及欧洲上流社会物质文化风尚的重要一环。而北京故宫博物院所藏的“铜镀金写字人钟”,自然也不例外,它也藏有一份属于往昔的历史秘密,等待世人揭开它精巧运作背后的古老故事。
为了研究这些动人的历史故事,我开始了长达六年以上的资料收集,给瑞士各钟表博物馆写了大量的信件,与重要表厂的档案馆负责人进行联系。透过上穷碧落下*泉的方式,四处寻觅线索,一步步地把这些深藏在自动人偶中的故事给仔细发掘出来。其间的过程就好似在修复钟表,让一件件的零件重新归位,彼此串连,逐渐在各种文献中开启了一段有趣的清代中西文化交流往事。
故宫博物院藏“铜镀金写字人钟”
一、欧洲宫廷饮宴的娱兴节目:自动机械人偶的时尚风潮
溯源而论,“Automaton”一词源自于希腊语,也有写作“Automata”,其字意即指“以自身的意志运作”。但多半运用于形容纯机械、非电力运作的机械,特别是仿造人类或动物动作的装置。十八世纪以来,日耳曼地区与瑞士一带的钟表技术革命,使得这时的技术条件,得以制造出此类自动机械人偶。至此,由外观华美的人偶,配合上内部精密的机械部件,产生了十八世纪至十九世纪在欧洲贵族阶层风尚一时的“Automaton”展演活动。这些自动机械偶时常在欧洲各国宫廷饮宴活动中,作为一种娱兴节目,在王公贵族的面前进行展示表演。
由于时钟属于贵族阶级专享的高级品,因此当时的王室贵族竞相以此比较奢华品味。也反映出当时的钟表匠人必须以自动机械人偶的高超工艺,来吸引上流社会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