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京新闻

首页 » 常识 » 预防 » 20142020,诗友们推荐的安琪诗作
TUhjnbcbe - 2024/2/16 19:17:00
泉州白癜风医院 https://news.39.net/bjzkhbzy/171023/5784193.html

好听周末

-,诗友们推荐的安琪诗作八首

广东新闻广播“好听·周末”之《诗人在线》节目由广东新闻广播、广东省文艺评论家协会和广东省文艺研究所联合制作,资深主持人马莉主持,每周日晚9点至10点准时为您播出!电台收听频率:FM91.4兆赫。

父母国

安琪

看一个人回故乡,喜气洋洋,他说他的故乡在鲁国

看一个人回故乡,志得意满,他说他的故乡在秦国

看这群人,携带二月京都的春意,奔走在回故乡的路上

他们说他们的故乡在蜀国、魏国和吴国

无限广阔的山河,朝代演变,多少兴亡多少国,你问我

我的国?我说,我的故乡不在春秋也不在大唐,它只有

一个称谓叫父母国。我的父亲当过兵,做过工,也经过商

我的父亲为我写过作文,出过诗集,为我鼓过劲伤过心

他说,你闯吧,父亲我曾经也梦想过闯荡江湖最终却厮守

一地。我的母亲年轻貌美生不逢时,以最优异的成绩遇到

“伟大”的革文化命的年代,不得不匆匆结婚,匆匆

生下我。她说,一生就是这样,无所谓梦想光荣

无所谓欢乐悲喜,现世安稳就是幸福。我的父母

如今在他们的国度里挂念我,像一切战乱中失散的亲人

我朝着南方的方向,一笔一划写下:父母国。

/2/16,北京。

挂念失散的女儿的国

——春节读安琪的诗《父母国》

谭畅

在自驾赴老挝、泰国途中读到女诗人安琪7年前写于北京的这首诗,忍不住在车上分享给朋友们,本来有说有笑的空气一下子变得沉默,或许大家忽然都意识到一个尴尬的现实:这次“说走就走的旅行”是以牺牲陪伴父母过年的时间为代价的。今年的春节,我们估计会在泰国的清迈附近渡过了。过了中国老挝交界的磨憨口岸就进入广阔的东南亚雨林地带,即使开通手机漫游,与国内的通讯联系也不是那么方便,亲友间祝福的方式和密度将会大打折扣。

终于开始掂量自己此举的不近人情之处:家家亲人团聚的春节,远在郑州的父母只能相依为命,眼巴巴地等我稀疏的行程汇报,几乎在品尝空巢的滋味。人与人之间的等待,一旦突破了“年”这个时间单位,便显得无比漫长,希望渺茫……心中隐隐内疚,窗外山间的村落也显得寥落,飘起唤归的炊烟……无论出走多远,自己的根还牢牢抓握在苍凉的*土地里,家是心中永远放不下的牵恋……

安琪,“中间代”女诗人,曾获新世纪十佳女诗人及第四届柔刚诗歌奖,在当下诗坛属于“硬邦邦的存在”。女诗人们在生活中遭遇的内心困境也许各不相同,但有一点是比较相似的:她们对家国、故园以及亲人的深深留恋和现实中作为“局外人”的角色挣扎,无论嫁不嫁人,女儿们很难真正拥有脚下土地的命名,或传递自己的种姓,她们屡屡回头,却只能一厢情愿地说说自己的挂念、感恩和忠诚,“你问我我的国?”“像一切战乱中失散的亲人”。

作为女儿的安琪,谈起塑造了她的父母和遥望福建老家的矛盾心情,“现世安稳就是幸福”,“无所谓欢乐悲喜”。这一点也许和我在中国、老挝的边界徒劳地表达对远在河南的父母和亲人的内疚是一致的。

谭畅,写诗、作词、评论。河南项城人,暨南大学博士生。广州文学院外聘作家、广东艺研会理事、九三学社中央新闻宣传工作评审专家。曾获中国音乐文学学会歌词创作特等奖、广东省优秀音乐家等。年开始诗歌创作,作品发表在《诗刊》、《钟山》、《诗林》、《诗歌月刊》、《作品与争鸣》等,出版诗集《大女人》、《文字上的女人》等。提出“柔软出诗人”。

——————————————————————————

明天将出现什么样的词

安琪

明天将出现什么样的词

明天将出现什么样的爱人

明天爱人经过的时候,天空

将出现什么样的云彩,和忸怩

明天,那适合的一个词将由我的嘴

说出。明天我说出那个词

明天的爱人将变得阴暗

但这正好是我指望的

明天我把爱人藏在我的阴暗里

不让多余的人看到

明天我的爱人穿上我的身体

我们一起说出。但你听到的

只是你拉长的耳朵

提问是获得诗歌的一种方式

*礼孩

词是诗人最初触摸世界的方式,词是诗人进入精神世界的钥匙,词隐藏着天地间所有的奥秘。很多时候,我们用广泛性、普遍性的语言来描述社会生活和自然生活,但对于一个诗人来说,他/她寻找的远不是陈旧的词、过早泄露秘密的词,寻找的是突然和诗人打一个照面并照亮内心的词,不容错过的词。这个词将在下一个瞬间到来或在明天到来。

安琪是一个在诗歌的写作道路上不安份的人,是一个像养蜂人追赶春天一样不断追逐词语的人。她热切地追寻诗歌理想,疯狂地歌唱诗歌女神,她如愿在年写出《明天将出现什么样的词》这样的诗歌。这首诗歌有评论家解读过,他们试图去遭遇安琪的词,以便在其中获得一些信息。

在我看来,这首诗歌真正的价值是安琪的提问:“明天将出现什么样的词?”这是每一个写作者都要面对的问题,但一旦提出,它就激发惊奇式的发问,激发诗人去进行冒险式的、追问式的、神秘式的写作。“明天将出现什么样的爱人?”同样的提问,是诗人内心的期许,是一种冥冥中似乎能触摸到词语体温的等待。诗歌有时是有趣的游戏,游戏是一种原始的艺术,它可以把诗人带进入一个迷幻的世界,随着诗人用心灵和想象去寻找,诗人获得一种超强的魔力,之后抵达词语的*金之地。“明天,那适合的一个词将由我的嘴说出。”在黎明到来之前,说出合适的词就是说出事物本真的色相,就是觅得自我的存在,就是迎向令人惊叹不已的瞬间。

在安琪诗歌里,“明天”和“爱人”是两个互换的词,是两个引申的词,是两个变化的词。它们是臆想,是虚实相生,是若有若无,是有所指,也无所指。“明天的爱人将变得阴暗”,明天不见得就灿烂,爱人也不一定是明亮的,诗歌更不是单一唯美的存在。从云彩一样的爱人到“被我藏在阴暗里”爱人,再到不让多余的人看到“我们”,直至“明天我的爱人穿上我的身体”,这是诗人与词发生的关系,这是诗人与“爱人”之间的私语,这是诗人隐密的部分,是你拉长耳朵也听不到的。诗歌有时就像性一样,只有身在其中的人才知道是怎么回事。对于伟大的诗人来说,每一次的写作都是一次不事张扬的秘密的行动。正是这些秘密,正是这种精神的冒险,正是你永不知道下一个词会把你带到哪里去,才让试图说出寓言的诗人倾心不已。

“明天将出现什么样的词?”这样的疑问和好奇,激荡着强烈的探索欲望,给写作带来莫名的冲动,写作因之变得奇妙,思想得以投射向未来。

*礼孩,70后诗人、专栏作家、艺术策展人。著有诗集《我对命运所知甚少》《热情的玛祖卡》,艺术随笔《忧伤的美意》等。年创办《诗歌与人》诗刊,设立“诗歌与人·国际诗歌奖”。

——————————————————

在北京,在终点

安琪

如果可能请允许我把北京当作我的终点允许我丢弃自己的故乡如果故乡是我的母亲请允许我丢弃母亲,父亲,孩子一切构成家庭的因素一切的一切

请允许我成为北京的石头安置在大观园里或西游记里我愿意就是这样一块石头不投胎不转世我愿意回到石头的身份没有来历也没有那么多阅读的手指责的手

在北京,如果可能请允许我以此为终点活着,死去,变为一块石头。

/5/2。北京。

一辈子都在打诗歌的天下

朱佳发

“你一辈子都在打诗歌的天下”是安琪长诗《任性》里的诗句。我曾说过“安琪是诗歌最任性的女儿”。任性的安琪,“一辈子都在打诗歌的天下”的安琪,在福建漳州期间,其诗写几近“不疯魔不成活”,《未完成》、《干蚂蚁》、《任性》、《轮回碑》等一首首长诗喷薄而出,意象庞杂、纵横捭阖,在漳州诗群对语词的集体痴迷中,安琪信手拈来式的长诗,“明天将出现什么样的词”的诗写探索,闪耀着创造的光芒。

年,为了打诗歌的天下,安琪独自进京,进行着她的诗歌新长征。在京十余年,安琪的诗风大变,由漳州期间对语词涅槃式的再造,转入对触手可及的现实的体悟,《在北京,在终点》就是其中代表性的作品。

我是在想起“你一辈子都在打诗歌的天下”这句安琪宣言式的诗句时,自然而然地想到了《在北京,在终点》的,因为这首安琪写于年,也就是她北上的第三年的诗,最能代表诗人打诗歌天下的野心和决绝。

一首诗的每一个字,每一个词,每一个句子都是组成诗歌的零部件,不可或缺,诗要整体地读,拆分容易误读或断章取义。而每首诗都会有诗眼,这“诗眼”不是“中心思想”,而是进入诗境和诗思的隐秘通道。

《在北京,在终点》的诗眼是“终点”和“石头”。

“如果可能/请允许我把北京当作我的终点”就“诗歌长征”的地域性来说,将北京作为终点,一方面,诗人或许觉得诗歌跋涉累了,她需要一个可以停下来的站点,这站点应该是不再出发的点——终点;另一方面,首都的博大意味着诗歌的博大,以博大为终点,诗歌之可能就变得无边无际。这正是诗人野心之所在。

当然,要将北京作为终点,诗人是要有所舍弃的,“故乡”、“母亲”、“父亲”、“孩子”,甚至“一切”,“一切的一切”。实现诗歌抱负的野心以决绝来支撑,这决绝就不是无奈和无情,而是朝圣般的敬畏和虔诚。

但诗人毕竟不是活在真空里,她决绝的舍弃,必然会遭遇世人的“阅读”和“指责”,这时诗人干脆“成为北京的石头”,“回到石头的身份”。这更进一步的决绝,不是对俗世的逃避,而是对“终点”的升华——这块“石头”,是放在“大观园”里的“石头”,是经典,是永在!

从“大观园”里的“石头”,我们很容易想到《石头记》(《红楼梦》)。这才是安琪诗里真正的“石头”。

关于“石头”,结合安琪另一首诗《在大观园想起中间代》阅读,其义更明。

作为中间代概念的提出者,安琪一到北京就着手《中间代诗全集》的编辑事宜,可谓呕心沥血。于年出版的《中间代诗全集》是一块“石头”,诗人是一块“石头”。诗人又说“我必须制造一个词代替我活着”,那么,“中间代”这个“词”也就是代替诗人活着的“石头”。

朱佳发,年代出生,闽西客家人。有诗入选《世界汉诗年鉴》《70后诗集》《中国诗歌选》《福建文艺创作60年选》(诗歌卷)、《献诗·我的祖国——福建百名诗人心灵之歌》等选本,与康城、*礼孩、老皮合编《70后诗集》,著有诗集《人们都干什么去了》。现居广东顺德,供职《珠江商报》。

——————————————————————

风过喜马拉雅

安琪

想象一下,风过喜马拉雅,多高的风?

多强的风?想象一下翻不过喜马拉雅的风

它的沮丧,或自得

它不奢求它所不能

它就在喜马拉雅中部,或山脚下,游荡

一朵一朵嗅着未被冰雪覆盖的小花

居然有这种风不思上进,说它累了

说它有众多的兄弟都翻不过喜马拉雅

至于那些翻过的风

它们最后,还是要掉到山脚下

它们将被最高处的冰雪冻死一部分

磕伤一部分

当它们掉到山脚下,它们疲惫,憔悴

一点也不像山脚下的风光鲜

亮堂。

我遇到那么多的风,它们说,瞧瞧这个笨人

做梦都想翻过喜马拉雅。

/2/3。北京。

和时间赛跑的女人

何光顺

安琪诗歌始终有一种速度感和节奏感的共振,她的写作,你能感觉到,她将自己逼入一种生存与体验的极地之境,她的诗歌是她的理念的高速运行和展开,在《极地之境》的《自序》中,安琪明确以《女性主义者笔记》来命名自己的写作:“我是个不折不扣的女性主义写作者。这个发现令我既吃惊又宽慰……”,“一个女人之躯却拥有男人的心胸和抱负你就该承受身为男人和女人的双重折磨,这是女性主义者的命:一个女性主义者是男人都不喜欢的,更不用说女人。”无疑,安琪诗歌的强节奏与高速度,是与她的自动担负起的使命意识与人格自觉密切相关的,她的女性主义者的主体人格姿态,既为自己的行为奠基又始终贯穿于自己的行动中,安琪,就是在以她的诗歌写作体证着她的自我人格的自觉。

这首《风过喜马拉雅》就是安琪的带着女性主义者人格自我确认的代表性诗篇,是一个背负着男人和女人的双重折磨的女诗人对于自我的挑战,是体现着现代人的生存的困顿以及女诗人对这种生存困境进行超越的尝试。这个“喜马拉雅的风”的意象同时也是安琪的女性主体人格自觉的独特象征,是不同于庄子笔下的“作则万窍怒呺……泠风则小和,飘风则大和,厉风济则众窍为虚”的自然之风,而是作者对无数飘荡在世界的个体生命的象征以及要确立某种能够自我超越或攀越的主体人格的镜像。

这首诗起笔不凡,诗人一开始就没有按照题目所预示的去写那种自然世界的喜马拉雅山雪岭的风,没有去写那与世隔绝的风雪的无拘无束,没有根据某个探险家或气象预报来写喜马拉雅山的风。诗人开篇就是向读者提示和呼唤:

想象一下,风过喜玛拉雅,多高的风?/多强的风?

诗歌开篇就显示出一个强节奏和快速度的呼唤,突兀而来,直接向读者唤出,诗人并不直接向我们展示喜马拉雅的风雪的劲健或凌厉,她却是要呼唤我们“想象一下”,这想象就是要将读者唤向喜马拉雅的极地之境,那是我们能想象得到的极高寒的珠穆朗玛的雪顶,以及众多的高峰,无疑,诗人自己也是没有到过那么高寒极冷处的,然而,她却向往着那高处,“多高的风”,向往着那翻越世界屋脊的风的强劲,“多强的风”,这似乎展现了现代人的一种生存追求,更高更强,而这也是诗人自我的追求!

当然,我们这里似乎只看到了诗人写了“高”和“强”,没有写“快”,但实际上这种“快”已蕴含在整篇诗歌的节奏和旋律的运转中,蕴含在情感的焦虑和急促中,诗人写到各种风都渴望翻过雪岭,诗歌的节奏就像那极顶和雪山的风,快速运转,爬山坡、过雪岭、经回峰,料峭清冷,时而劲急,时而呜咽,时而迟缓……那已不仅仅是地球的风、宇宙的风,而是历史的风,是人世的风,是百转千回又千姿百态的风,是从人间吹向苍穹的风,是从远古吹向现代的风,是天籁中藏着人籁的风。雪花在片片落下,风声在呼啸而过,多少情绪在其中起落和徘徊。显然,诗人就是要以这极顶的劲健高冷的风来写出那些看似快速旋转的无所不能的现代人的悲怆和无奈:

想象一下翻不过喜玛拉雅的风/它的沮丧,或自得/它不奢求它所不能/它就在喜玛拉雅中部,或山脚下,游荡/一朵一朵嗅着未被冰雪覆盖的小花

诗人的重心并不是真要写那些极顶的风多高多强,她却是要各种风的自我选择,她先写那些“翻不过喜马拉雅山的风”,它们的“沮丧”,或“自得”,它“不奢求它所不能”,“在喜马拉雅中部,或山脚下,游荡”,在那里“嗅着未被冰雪覆盖的小花”。诗人渴望做自己人生极境的攀越者,然而,却同时却对于世间芸芸众生寄予悲悯和同情,世间的大多数人都可以顺乎其天性,他们并不太多努力,并且为自己的不努力和所不能找到理由。

然而,诗人并没有太多苛求这些不思进取的风,在这个熙来攘往的成者为王败者为寇的功利主义世界,诗人就是精灵和天使,她的目光不只是盯着那些被推上领奖台或舞台的明星们或胜利者,她也

1
查看完整版本: 20142020,诗友们推荐的安琪诗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