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天是北京交通广播开播27周年的纪念日,而年1月1号开播的《交通新闻热线》栏目也已经陪伴大家走过了18年。18年里,我们的记者跑遍了北京的大街小巷,报道了各种各样的交通难题。
从清晨到夜晚,他们出发、调查、追问,再出发,寒来暑往,一直在路上。在他们的执着努力下,数千个来自百姓交通出行中遇到的问题,引起政府有关部门重视,得到妥善解决。之前的节目里,您听到的都是这座城市的交通事儿,今天我们来听听新闻背后的故事。
凌晨5点多,记者王楠的手机闹铃响起,她带着困意坐地铁转公交,从昌平去往海淀,要赶在7点之前到达芳清园小区,调查小区门前的宝盛南路早高峰拥堵的问题。
王楠:
因为交通方面的问题可能在早高峰比较集中,车流比较大,问题暴露得也比较明显。我们还要花时间去观察,拍视频、拍照片,所以一般都要赶在早高峰之前,也就是7点之前到达现场。早上五六点出门的时候非常冷,天还特别黑,在寒风中等公交也是很痛苦的体验。
晚上10点,记者王承丙还在南五环上调查采访,这儿有9公里路段没有路灯照明,市民夜间出行很危险。在伸手不见五指的路上采访,想让陌生人说上几句没那么简单。
王承丙:
采访男士还好,但如果采访女士的话,她们下意识地就会躲,有的时候还会吓一跳,赶紧把手机收起来。后来我就学会了开始采访她们之前,先拿着另外一部手机打开手电筒照着我自己,然后再去问她们。
出发时往往天还没亮,回家时早已夜色深沉。夏天烈日当头,冬天寒风刺骨,在路边一站往往就是两三个小时。记者苏婉说,最难受的还是冬天。
苏婉:
因为冬天很冻手,如果你要是戴手套的话,按那个采访机就会不太灵敏。这一趟采访下来之后右手可能就没有知觉了。
门头沟、延庆、平谷、怀柔......他们的脚步已经踏遍北京各个区。地铁转公交,骑车再步行,路上花费两三个小时,当天往返近百公里,都成了常事。
小到道路不通、路灯不亮、停车困难,大到出租车司机如厕难、京礼高速开通8个月进京方向不能通车......这一年,栏目播出了近条热线调查,市民遇到交通难题时,记者总会到场。
记者李天一正在采访热线
记者王承丙正在采访热线
记者陈常松在四惠公交场站采访疫情防控工作
厕所周边停车难,一直以来都是广大司机的难言之隐。记者陈常松跑了三四天,采了几十位司机,跟着司机找厕所,真真切切地体会到了他们的难处。
陈常松:
交通行业媒体不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