3月3日晚,一张配文为“疫苗第一针,院士先试”的图片出现在社交网络上。该图片被认为是陈薇院士团队研制的疫苗已进入临床阶段,配文还称:“第一支新冠病毒疫苗,今天注射到陈薇院士左臂。专家组7名党员也一同注射。”
网上出现一片称赞声。
但随后不久,这张图片的真实性被证伪:“疫苗人体实验怎么可能会这么快?”
“严谨的科学家,不会做这事”
“开局一张图,内容全靠编!这图很明显是陈薇出征武汉前,注射提高免疫力药物的……”
微博认证为“香港文汇报北京新闻中心执行总编辑”的“凯雷”3月4日凌晨也发微博称:“流传的这张照片是陈薇出征武汉前,和我03(年)打的是一样的针,旨在增强免疫力出征战场”“这些流传的图片上的文字是不对的”。
上述图片的出现,也许代表着人们对疫苗成功的热烈期盼。
“亲身试验”的前提是“进入临床”
“首先,‘第一支新冠病毒疫苗’这样的表述不严谨,疫苗研制成功这样的词也不能随便用。”
正在开展新冠病毒某疫苗研发的一位研究人员告诉《中国科学报》:“疫苗的研发周期是很长的。”
这位要求匿名的研究人员表示,研制的疫苗进入临床以后,还要经过从小范围人群试验到大规模试验的过程,临床满3期以后,国家相关药审部门才能批准疫苗的上市,这时候的“疫苗”才能真正称之为“疫苗”。
那么,疫苗研制过程中的“亲身试验”又是怎么一回事呢?
“只有疫苗研制的前期工作——包括工业制备的生产工艺、动物水平的有效性和安全性评价、通过国家药监部门审核同意等工作已经做完了,候选疫苗获批进入临床试验阶段,才能开始小范围的人体临床试验,这时候才会有研发负责人‘第一个接种’。”
该研究人员说,如果这些工作没有做完就“亲身试验”,医学伦理上应该是通不过的。
该匿名研究人员告诉《中国科学报》:“有些疫苗在动物身上有效,但到人身上就不那么有效了。那这个疫苗能进入临床吗?所以一定要证明疫苗的有效性,这才行。”
“注射给自己,并不说明能注射给公众。”另一业内人士提到:“必须按规定来做。”
延伸阅读:
新冠疫苗研制取得重要阶段性成果!陈薇少将:力争短时间内推向临床
3日晚间,在中央电视台《新闻联播》报道中,中国工程院院士、医院研究员陈薇少将表示,力争在最短时间内将正在研制的重组新冠疫苗推向临床、推向应用。
《新闻联播》报道称,医院陈薇院士领衔的科研团队在疫苗研制阶段取得重要阶段性成果。陈薇表示,“力争在最短时间内将我们正在研制的重组新冠疫苗推向临床、推向应用,为打赢这场疫情防控阻击战提供坚强的科技支撑。”
医院连续两天登上《新闻联播》头条,同样获此殊荣的还有清华大学。
2日晚间的新医院针对此次疫情的科研研发成果,涉及检测试剂、药物和疫苗。
画面显示,在“疫情突发,我们积极应对”第一阶段,医院迅速参加国家和军队组织的疫情研判,呈报了多份有分量的疫情研究报告;作为国家指定的四家机构之一,迅即参加了病毒样本检测工作;迅即确认了疾病元凶为一种新型冠状病毒,证实了病毒存在较强的人间传播特性。
在“节前布控,我们全力备战”的第二阶段,该院是国内第一个开展药物体外评价研究,率先提出磷酸氯喹、法匹拉韦片、瑞德西韦等药物的抗毒性用途。公开报道显示,这三种药目前都处于临床试验阶段。
画面还有检测试剂特写镜头,分别是新型冠状病毒核酸检测试剂盒(RT-PCR荧光探针法)和新型冠状病毒干式荧光免疫分析仪,同时检测成果中还包括全自动核酸检测一体机。
此外,画面中一些迷彩展台上摆放了一些药物,在背后的展板上介绍了药物的预期成果,包括获得针对新型冠状病毒的腺病毒载体疫苗,可用于新型冠状病毒的防治;获得具有完全知识产权的1类生物药,既可用于新型冠状病毒感染者治疗,也可用于特殊暴露人群的紧急预防等。这些介绍说明医院正在针对新冠肺炎核心技术进行攻克,并取得一定成就。
医院研究员钟武在3日的《新闻联播》中表示,要充分发挥军队科研工作者主力军和突击队的作用,发展更多具有自主知识产权的核心技术,从而发展更多的硬核产品,为维护人民的健康、生命安全,维护国家战略安全做出更大贡献。
《科技日报》1月29日曾报道称,为做好新型冠状病毒感染的肺炎疫情防控工作,医院十余支科研团队围绕新型冠状病毒(-nCoV)病原传播变异、检测试剂疫苗抗体研制等方面开展科研攻关。
医院是全军甚至全国顶级医学研究机构,在国际上也占有一席之地。年5月《解放军报》的一篇报道提及,军事科学院拥有26名两院院士,50多位军事医学学科奠基人和著名科学家,多名高级专家和百余名国家级中青年人才。
报道中提及,年5月,陈薇团队研发的埃博拉疫苗赴疫情最严重的西非国家开展临床试验。年10月,该疫苗获得国家食品药品监督管理总局新药证书和药品批准文号,成为全球同类疫苗中首个获批生产的新药。公开报道显示,年7月陈薇晋升少将军衔。
1月底陈薇在接受《中国科学报》采访时表示,目前全世界的科学家都在政府的大力支持下,快马加鞭地研发新型冠状病毒疫苗。但疫苗研发有固有的周期和规律,而我们对这个新病毒的生物特性、致病机理、传播机制、易感人群等,了解还非常肤浅,因此目前有些平台上报道的最快“1个月”内拿到疫苗,我认为是不现实的。陈薇还表示,1月28日美国总统特朗普宣布美国科学家将在12周内研制出新冠疫苗,我相信我们国家科研人员的速度不会亚于美国。
3月3日晚间的《新闻联播》报道称,医院陈薇院士领衔的科研团队在疫苗研制方面取得了重要阶段性成果。
在同一条新闻中,清华大学医学院教授、公共健康与传染病研究中心主任张林琦表示,现在已经分离出一些比较好的抗体,希望把这些抗体疫苗的一些最新的研究成果,尽快转化到为一线老百姓和患者服务。
美国当地时间2日下午,美国副总统彭斯表示,多家制药公司将成立一个“联合体”,合作研发疫苗和药物。“未来6个星期内可能就会有疫苗进入临床试验阶段。”彭斯强调,尽管专家表示这些实验可能并不意味着疫苗可以立即投入使用,疫苗的最终上市可能要到今年底或者明年初,但是,治疗药物可能在今年夏天或者秋天就能上市。
一般来说,疫苗的研制需要遵循客观规律,疫苗研发分为实验室研究阶段、中试阶段、临床试验阶段三个阶段,三个阶段完成后才能推向应用。每一个阶段的推进都需要漫长的时间。比如从体外试验、到动物试验,进入人体试验环节,每一步都需要时间,后续依旧是充满变数。在疫情或者生物灾害事件爆发的特殊时期,疫苗研制的相关程序可以简化,但必须是在保证临床受试者安全性的前提下,并且要经过充分的方案讨论及严谨的临床伦理评估。
因为疫苗短期内无法派上用处,即便研制出来,恐怕也成了“马后炮”,对此,陈薇1月在接受《中国科学报》采访时表示,当年SARS之后,如果国家对冠状病毒研究有更长效的支持,有更多团队持续来做这个研究,那么不管疫苗还是药物,至少会有比今天更好的局面。再次狭路相逢,就不会这么被动。新型冠状病毒变异再快,也在冠状病毒这个大类里,目前大数据研究发展迅速,一旦有新变异出现,可以马上通过生物信息学或大数据挖掘找到共用的靶抗原、发病机制或受体,可以快速指导疫苗的改良。
韩媒:韩国研究团队宣布发现新冠病毒抗体
据韩联社报道,韩国化学研究院4日表示,由该院牵头的新型病毒融合研究团队(CEVI融合研究团队)已发现可以对抗新冠病毒(COVID-19)的抗体。
该研究团队表示,新冠病毒的刺突蛋白结构与中东呼吸综合征(MERS)和非典(SARS)的刺突蛋白结构非常相近,并已确认后者的中和抗体可与其相结合。
研究团队对生物科学预印网站“bioRxiv”上公开的新冠病毒刺突蛋白的结构信息文件进行分析后预测,非典的2个中和抗体和中东呼吸综合征的1个中和抗体可以与新冠病毒的刺突蛋白相结合,预计这将对疫苗研发做出贡献。
上述研究结果已于2月27日在bioRxiv上刊登。研究团队2月17日还从韩国疾病管理本部获取新型冠状病毒毒株,并成功获取了核糖核酸(RNA)。