西方对华舆论战来势汹汹,“双标”行为越来越频繁,逐渐暴露出它们的套路。双标、造谣、阴间滤镜......在国际舆论场上,年轻人如何辨别、正确认识和应对这些舆论攻势,构建和掌握我们的话语体系和传播立体的国家形象也成为了一大难题。
9月10日,由共青团中央宣传部、中国青年报社主办,共青团北京市委员会、共青团安徽省委员会协办的“明辨”年国家网络安全宣传周青少年日主题网络直播活动在多家新媒体平台播出。
03:16活动中发布了由共青团中央宣传部出品、共青团安徽省委承制的《西方媒体的“双标”套路》主题宣传片。该宣传片揭露了西方媒体对华报道中的种种“双标”行为,及其背后的舆论霸权主义,鲜明指出中国需要在国际舆论场上传播中国声音,讲好中国故事,构建中国话语体系的现实性和必要性。
活动邀请了郑若麟、王文、沈逸、陈开和、闫光宇、葛素表、袁野、林果宇、黄尔诺等权威专家和网络大V,一起交流广大青年如何正确认识和应对西方舆论攻势,并且充分认识应该怎样构建中国话语体系,在国际传播中塑造良好的中国形象,展现当代青年积极向上的精神风貌。
郑若麟:年轻人一定要有独立思考能力,思辨能力
15:29复旦大学中国研究院研究员郑若麟以《西方舆论战的典型套路》为主题进行了演讲,他提到:西方媒体在报道中国时,负面报道占据了主要地位,有时甚至会有意识去夸张报道、歪曲报道,让中国的形象变得糟糕。这是由于西方民选体制目前陷入了一场严重的政治危机,而中国的崛起与西方的衰落形成了鲜明的对比,使得西方民众开始怀疑西方的道路到底是不是唯一的选择,是不是还有其他可供参考的道路。所以我们一定要有独立思考能力、思辨能力,虽然大多数人现在还做不到,但至少心中要有根弦,在接收信息时要知道去辨别信息的真实度。只有这样,我们才能对这个世界的现状做出正确的判断,才能朝着正确的方向继续前进。
王文:对华舆论战是掩饰霸权国家无能无力的“遮羞布”
11:20中国人民大学重阳金融研究院执行院长王文以《舆论战是西方压制中国的最后一块“遮羞布”》为主题进行了演讲,他提到:近年来,以美国为首的西方国家不断在各类问题上指责、抹黑甚至诬陷中国,掀起一场对中国的舆论战。从中外博弈的角度来看,新中国成立后这70多年,可以称为西方霸权压制,中国被迫反击、突围发展的历史。当霸权主义无法用军事武力、经济贸易、金融制裁等手段打垮中国的时候,舆论战便成为西方压制中国的最后一张“遮羞布”。这张“遮羞布”想掩盖的是对于中国发展的心虚、焦虑和无奈。西方舆论叫骂得越凶,我们反而应该更加冷静、镇定和自信,全力做好我们自己的事。用每一个人工作中的创新奋进,推进国家稳步向前,最终化解这场西方对中国的舆论新攻势。
沈逸:我们不是要跟西方争夺话语霸权,我们要构建一个基于人类命运共同体的话语体系
复旦大学网络空间国际治理研究基地主任沈逸教授以《舆论战中的中国话语体系构建》为主题进行了演讲,他提到:所谓的西方话语体系是什么呢?一件事情,你出现在西方就是对的,出现在中国那就是错的。在抗击新冠疫情中,美国新冠疫情死的人全球最多。以美国的医疗水平、技术能力和资源,这个成绩就是美国系统性抗疫失败、政府执行治理能力失败的一个典型案例。但是彭博社就能设置一个指标体系,给各个国家去打分。而根据这套指标,某个时期的美国居然可以“很科学”的排名全球第一,成为全球抗疫“最成功”的国家。如果你是一个对事实完全无知或者对彭博社这样的西方媒体绝对信任的受众,你就会真的相信美国做的是最好的,美国做的比中国更好。面对着这样一场舆论战,中国面临的首要任务,就是建立一套自己的话语体系。
陈开和:利用好海外社交媒体平台来讲好中国故事,传播好中国声音
北京大学新闻与传播学院副院长陈开和教授以《海外社交平台与中国国家形象传播》为主题进行了演讲,他谈到:国强必霸、弱肉强食的思维在许多西方政要、学者头脑中根深蒂固,他们认为欧美数百年来因为强大而主导了这个世界,为世界设定了包括科技、战争在内的诸多标准。现在他们认为中国的发展最终也会走他们强权政治、霸权主义的老路。其实不是这样的,所以我们在海外社交媒体上传播中国形象时,需要在平等、相互尊重的互动中讲好中国的故事。我们可以从历史发展的角度,在新旧对比中讲好中国人建设美好家园的故事。中国有很多实实在在对世界的贡献,包括生态、文化、经济等方面,我们要把这些故事讲好。随着我们国家的稳定发展,国际社会一定会更加清晰地看到中国的贡献。我们也要有耐心,运用好海外社交媒体平台,传播好中国形象。
圆桌讨论阶段,主持人闫光宇与嘉宾葛素表、袁野、林果宇、黄尔诺展开讨论。
中国搜索副总裁葛素表认为,中国青年应该具有三种能力,第一要提高辨别能力,做中国故事的参与者。青少年其实生逢其时,应该努力参与到伟大祖国的建设中,保持清醒的政治头脑,增强政治敏锐力和鉴别力,始终坚持正确的政治方向,坚定的政治立场,坚持坚持正确的历史观、大局观、角色观,明辨国际形势深刻变革的内在本质和推动力量。第二,要坚守职责使命,做中国故事的讲述者。第三是要提高斗争本领,做中国故事的传播者。青年要不断增强政治的判断力,精准识别现象本质,清晰明辨行为是非,有效抵制风险挑战。
中国青年报《青年参考》编辑袁野表示,中国青年报主要是一个面向青年、引导青年的媒体,在国际传播中,我们要发挥海外留学生群体生力军的作用,引导青年传播中国故事。同时,不同国家、不同文化、不同民族的受众都有各自的喜好,我们必须得根据这些特点量身打造适合进行对外传播的产品。在发出中国声音过程中,要重视借嘴发声、借船出海,讲好新时代中国故事,在包容理解、互相尊重的基础上,让中国之声在世界舞台发出时代强音。
自媒体《北美留学生观察》创办人林果宇表示,按理说留学生群体就是去西方学习的,会对西方存在一种敬意,应该是讲西方故事的,但是没想到现在出现了一种现象,叫做越出国越爱国。很多西方的宣传拿着社会的一个切片、一个小故事以偏概全描绘它们非常好,但是当留学生真的到了那边之后,亲眼看到没有加滤镜,没有加美颜,没有加磨皮效果的西方人的生活,他们才发现比起中国,这里也有不足的的地方,甚至有很多地方都是不足的。
清华大学在线教育国际合作高级主管黄尔诺表示,在百年未有之大变局的时代背景下,世界急需共识与新知,对中国的
辑丨廖文靖
校
对丨贾昕萍
校
审丨孟诗琪
值班编委丨钟亚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