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文来源:中国网」
中国网9月16日讯(记者葛蕾)为使社会公众充分了解北京“两区”建设成效,更好参与“两区”建设,北京市“两区”工作领导小组办公室联合北京市委宣传部、北京市教委、北京市科委(中关村管委会)、北京市卫健委、北京市经济和信息化局、北京市金融监管局和市投促中心等重点领域牵头部门和北京市知识产权局、北京市人才工作局等部分建设成效较为显著的成员单位,于15日召开“两区”建设一周年成效系列新闻发布会。
北京市科委、中关村管委会党组成员、副主任刘晖;北京市人才工作局副局长、二级巡视员刘敏华;北京市知识产权局党组成员、副局长周立权出席此次新闻发布会。
会上,北京市科委、中关村管委会党组成员、副主任刘晖通报“两区”科技创新领域建设成效。他在发言中表示,科技创新协调工作组始终坚持高标准落实“两区”建设任务,充分利用“两区”和中关村国家自主创新示范区政策叠加红利,以科技创新为引领,以制度创新为抓手,制定发布税收优惠、知识产权、科技金融、管理举措等一些列政策、方案、措施共计20余项,引进科技领军人才余人,吸引国际商标协会、国际孵化机构PNP、中关村-巴黎大区产业创新中心、智利在华科技创新中心等国际知名机构在京落地,在激发市场活力营造国际一流的创新生态、集聚培养国际顶尖科技人才与科技企业、构建国际科技合作和开放新机制等方面取得积极成效。
首先,坚持改革导向,率先开展创新突破。率先开展技术转让企业所得税优惠政策试点;高新技术企业认定“报备即批准”政策试点获批;科技成果转化权属改革取得成效。第二,坚持问题导向,着力满足创新需求。推动知识产权审判领域改革;积极推进建筑工程领域权限下放;推动不同产业用地类型合理转换;降低企业综合融资成本。第三,坚持目标导向,营造良好创新生态。支持创新创业服务机构发展;推动科技成果转化应用;聚集国际创业投资机构;积极发挥社会组织作用。第四,坚持服务导向,招贤纳士开放合作。加大人才服务力度;持续引进培养科技人才;推动外籍科学家领衔科技项目;促进创新要素双向流动;高标准举办中关村论坛。
北京市人才工作局副局长、二级巡视员刘敏华介绍“两区”人才领域建设成效。刘敏华表示,人才领域协调工作组成立一年来,认真落实市委市政府关于“两区”建设的工作要求,牢固树立人才引领发展的战略地位,充分发挥用人单位主体作用和政府引导、支持、服务作用,以人才服务保障“两区”建设为出发点,以激发人才创新活力为着力点,深化人才全环节改革,优化人才创新创业生态系统,探索建立全球智力资源聚集机制,大幅提升城市人才竞争力,为实现首都高质量发展提供人才支撑和智力保障。
一是创新人才政策措施。北京市人才工作局联合北京市人力资源社会保障局印发《国家服务业扩大开放综合示范区和中国(北京)自由贸易试验区建设人力资源开发目录(1.0)版》,覆盖82项境外职业资格,包括金融、教育、建筑与工程服务、科技服务、医疗健康服务等10个本市“两区”建设重点领域;联合北京市公安局推动外国人永久居留身份证便利化应用工作,在全市各部门共同努力下,在华永久居留身份证基本实现等同中国居民二代身份证的功能。
二是搭建人才服务载体。北京市人才工作局联合北京市公安局、北京市人力资源社会保障局和北京海外学人中心共同推动“1+X+17+N”外籍人才服务工作网络建设;联合北京外企人力资源服务有限公司(FESCO)开通“易北京”APP,对接21个市级部门,汇总子女教育、社会保障等50余项政策;开通“医疗健康”板块。
三是推动人才国际化工作。近年来,探索构建北京全球网络,以市场化、国际化、专业化方式,在北京、新加坡等全球重要节点城市设立全球连接枢纽,统筹海内外资源,集聚政、商、产、学、研各界专业人士支撑“两区”建设和“五子联动”。
北京市知识产权局党组成员、副局长周立权介绍“两区”知识产权运用和保护工作成效。周立权表示,在知识产权运用方面,一是支持北京知识产权交易中心建设,开展知识产权证券化试点。二是设立知识产权质押融资中心,提供全链条知识产权质押融资服务。三是在自贸试验区增设商标受理窗口,办理商标申请和质押登记业务。年7月,国家知识产权局发布公告批准设立国家知识产权局商标业务北京经济技术开发区受理窗口,该窗口于7月20日正式启动运行,能够为自贸试验区企业提供更加便利的商标申请和质押登记受理服务。
在知识产权保护方面,一是深化知识产权保险试点,向全国推广北京经验成果。二是建设“两区”知识产权保护中心分中心,提供快保护“一站式”服务。年4月,北京市知识产权局在中国(北京)自由贸易试验区高端产业片区建立北京市知识产权保护中心经开区分中心和大兴区分中心。三是推动外国专利代理机构在北京设立常驻代表机构,促进“两区”国际服务能力提升。经积极申请,年12月,国家知识产权局批复同意在北京开展专利代理对外开放试点工作。四是完善数字产品知识产权保护,建立数字贸易知识产权相关制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