预计阅读时间5分钟
面向未来的教育需要禁得起未来考验的教师团队。为进一步推动教师专业发展,让研究型成长在更多的老师身上发生,年4月13日下午,翠微小学温泉分校科研部门组织了一次面向全体教师的科研培训。
本次培训由科研主管文亚老师以及科研骨干王京燕老师联合主讲。经过校内调查,学校部分教师的科研意识尚有待加强,甚至有不少教师认为做科研就是做“高大上”的课题,要撰写一些艰深晦涩的论文,增加工作负担,所以尽可能地避而远之。基于此,本次培训重点帮助老师们走出误区、克服畏难情绪,通过目前学校在研课题的案例式剖析,引领教师走进科研,并将科研意识落实到自己的日常工作中。
文亚老师以“让科研成为专业发展的隐形翅膀”为题,重点引导老师们意识到科研在自己专业成长道路中的关键助推作用。
她结合切身体会,同与会老师分享了近段时间发生的海淀教育升级转型的背景,以及海淀教科院近期发布的“十四五”发展规划。通过她娓娓道来的讲述,“既要教课好,又要科研好”这一海淀教师发展培养目标也逐渐地进入与会教师个人专业发展目标序列。
那么,一线教师如何做科研?结合专家的观点,文老师提出了两个方向,一个是课题引领,一个是研究在日常。其中,她尤其赞同“教师研究应该是解决自身教育困惑或具体问题的微观研究,是解决小问题的小课题研究”。甚至像全国著名特级于漪老师所说的那样“备课,其实是中小学一线教师最经济、最有效也是最有特色的科研方式”。实际上,不同发展阶段的教师面临的研究需求不一样,而科研所起到的价值也并非一概而论。比如,对于探索期教师,学科课例研究(如何上好一节课)是研究的重点;对于成长期的教师,学科案例研究(如何上好一类课)则应该成为研究的重点目标;而处于高原期的教师视野应该更开阔,由聚焦一类课到聚焦一门课的研究。一句话,课堂是教师安身立命的地方,教师的见识源于此,思考源于此,成长也源于此。
科研骨干王京燕老师拿自己主持的北京市教育技术课题的开展情况进行现身说法,以“课题促成长,研究助发展”为题,带领大家感知“一项课题是如何诞生并有序开展的”。
首先,她提出教师要打破壁垒,将日常工作“研究化”,要努力“把工作与研究相结合,把公家的事和个人的事相结合,把职业追求和个人兴趣相结合”。王老师主持的课题为“基于美术核心素养下多媒体信息技术在小学美术教学中的应用研究”,是一项应用研究,也是一项跨学科研究。课题新颖意味着有价值,而同时,课题新颖也意味着需要“真刀实枪”地探索和付出。通过“巧借资源、研究整合”、“分工合作、教学共研”“总结提炼、固化成果”等措施,目前她所带领的课题团队捷报频传:作为课题负责人,王京燕老师独立撰写的3篇论文、1篇案例发表在中国知网收录的学术期刊杂志上;在北京市教育信息化优秀研究成果评选中,课题组研究成果《巧用多媒体信息技术创设有效教学情境》作为海淀区10项优秀成果之一被推送到市里。在她的带领下,课题组里的老师们也陆续在各级别论文比赛中斩获佳绩。
一线教师的教科研之路并不艰难。它并非另辟蹊径,而是本身就脱胎于教育教学工作的母体,并且指引和推动着教育教学走向优质和高效。所谓干工作要“避免忙忙碌碌一大片,做到‘清清楚楚一条线’”,那么如何拎清楚一条一以贯之的“线”,这其中,科研发挥着杠杆和支点的重要作用。参与科研是教师专业成长的一条快车道,愿更多老师踏上这条成长的道路!
审阅|于立君刘桂红
撰稿|文亚
摄影|高祎
编辑排版|魏乔
预览时标签不可点收录于话题#个上一篇下一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