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年中非合作论坛北京峰会召开期间,我校12个学院的75名同学参与了峰会论坛新闻中心志愿服务工作,为报道此次论坛的中外记者提供服务,北体大的志愿者们累计服务时间长达两千多小时,圆满完成了外宣品台、交通保障、场馆保障、后勤保障、媒体包装包等工作。
9月1日,*委副书记邢尚杰代表学校来到现场探望了当日的在岗师生,他鼓励大家认真站好每一班岗,在实践中学习提高,用自己的实际行动在此次活动中向与会外宾展示北体风采。
学生感想:"在参与过年中非合作论坛北京峰会大型志愿活动之后,我越发深刻地理解了志愿活动的意义与重要性。志愿服务依靠的就是一个颗处处为人着想的心和奔走不停双腿,凭借的就是平等地一心一意地对待每一岗位并且愿意拼尽全力的态度。在本次年中非合作论坛北京峰会的前期任务装包工作的过程中,我更加深刻地体会到了团队协作的重要性,并且明白了成功与高效的关键,旨在沟通与协调。团体成功的关键不仅在个人,更在于相互之间的配合。每个人都完成好自己的部分,并且愿意在过程中给人以方便,这就是最佳团体。我更领悟到了,在每个岗位上露出最光彩的笑容,是最力所能及但又举足轻重的,是将善意传达给他人最好的方式。年中非论坛北京峰会,我是志愿者!"
——级管理学院管理韩嘉懿
此次志愿者活动感想可以简要概括为三个词:细致、联动和感恩。
细致主要是针对场馆保障组的工作。我们需要挨个检查场馆内38个灭火器,数十个功能厅和贵宾室,每次巡场近千平米。正是因为秉持细致工作的态度,保障了新闻中心的基础运行。
联动主要是针对八所大学的配合。八所大学分设不同小组,名志愿者被分配到不同岗位。后勤保障组给予志愿者最温馨的服务,外宣品组奉献最优质的讲解,场地保障组则随时机动待命,各小组的积极配合、整体联动体现的不仅是新青年的朝气干劲,还给中外媒体留下了深刻的印象。
"感恩主要是指我们既是提供服务的志愿者,又是接受服务的受惠者。场地保障组的每一位志愿者努力保证场地安全,构建绿色平台,为中外媒体朋友创设最优质的工作环境。于此同时,班车司机每天都比我们更早到学校接人,团市委老师每天都会关照地说道“要注意安全、注意身体”……
——新闻与传播学院级陈翔宇
"这次志愿者活动被分在了交通保障组。这个组主要是在总咨询台为记者提供往返的摆渡车服务、叫车服务。在我们上岗期间,一方面我很敬佩负责老师细致且有经验的班车安排,一方面也打起十二分精神应对中外记者遇到的各种各样的情况。这短短的7天里,我看到了整个新闻中心环环相扣、组与组之间配合默契。也看到了我们组内大家分工合作、场内咨询场外调度配合的齐心协力;感受到了负责人老师的责任担当、热心提携;也感受到了来自不同学校的同学们一起做好一件大事的真诚和努力。简而言之,大家一起朝一个方向努力的感觉真好!"
——级国际文化学院任艺
"首先是一次非常珍贵的经历,第一次参加这么大型的会议,从培训到正式上岗,学习到了很多知识,比如礼仪知识,急救知识,重新了解了非洲,开阔了眼界。
其次在岗位期间,结交到了新朋友,并更深刻的体会到团队协作、互帮互助的重要性。
最后对于自己的工作要更细致,学会总结。"
——教育学院16级马斯妮
“作为志愿者,能够代表广大青年朋友服务中非合作论坛,我感到很荣幸!服务峰会让我感受到了中非休戚与共的深厚友谊,更深深地体会到,在26亿中非人民携手前行的伟大征程上,能为国家贡献青春力量,把自己的梦想融入中国梦、非洲梦的壮阔奋斗之中,是中非人民对我们的期盼,更是是新时代赋予我们的时代光荣。世界的未来属于我们年轻一代,我们是中非深化合作发展的亲历者、贡献者、受益者。愿中非青年心连心、手拉手,为推进和平与发展的崇高事业贡献力量!”
——级管理学院公共事业管理崔钰琪
“参与中非论坛的志愿活动,让我对志愿服务,接待礼仪,有了更深的了解。和各国友人的交流,让我受益匪浅。和各个高校的同学交流,加深了我们的友谊。"
——教育学院16级田径专项孙世哲
来源:新闻中心团委
编辑:陈鑫
预览时标签不可点收录于话题#个上一篇下一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