刚刚,神舟十三号载人飞船返回舱在东风着陆场预定区域成功着陆。
今天,我国有史以来在轨任务时间最长的神舟十三号乘组,结束了6个月的“太空出差”,安全顺利着陆。神十三乘组距离本次太空之旅的终点站东风着陆场,有大约公里,其间千难万险,化作平安顺利,是因为在北京航天飞行控制中心有这样一群人,在为“神十三”乘组保驾护航——
于天一:“遥控发令金手指”
航天器在太空遨游,其实每一个动作都离不开地面的控制,在北京航天飞行控制中心,有一个人被誉为“遥控发令金手指”,天地间距离航天器最近的人,他就是北京航天飞行控制中心载人航天任务团队副指挥、遥操作团队副总师于天一。
于天一,今年42岁,长期从事航天测控软件研发和上行控制工作,在历次航天任务中担任过主任设计师、软件项目组长、软件支持团队副组长和型号团队副总师,先后圆满完成了天舟二号、天舟三号、神舟十三号的发射、交会对接等关键控制。顺利实施了火星着陆巡视器EDL控制和火星环绕器中继段长期管理,控制火星车完成了“百日千米”的火面高效巡视探测。
十年前,于天一所做的工作,是要从地面给公里以外天上的航天器发指令,别看距离超过公里,天地相隔,但只需要1秒钟的时间,指令就能送达到位,所以于天一和飞控中心遥操作团队被人称为:“距离航天器最近的人”。如今,已是遥操作团队副总师的于天一,正带领团队完成更多、更为复杂的飞控任务。北京航天飞行控制中心载人航天任务团队副指挥
遥操作团队副总师于天一:
这个的准确性是绝对不能有任何的失误的,对于我们来说的话,每一次任务都是如履薄冰,如临深渊。我们的飞船在地球轨道上飞行,大约是每秒钟8公里左右,这个时候你发送的时候晚了一秒,实际上就会差很多。
于天一说,自己很幸运,遇到了航天大发展的这些年,载人航天、月球探测、火星探测,亲历了一个又一个里程碑式的航天任务。“其实航天能够不断的发展,就是需要一代又一代、一批又一批的航天人来接续奋斗,才能够让我们的航天事业不断的壮大发展!”于天一说。
杨彦波:“神八哥”和他的“全能战队”
杨彦波曾是北京航天飞行控制中心的北京总调度,年,在执行天宫一号与神舟八号交会对接任务时,他才25岁,是当时最年轻的总调度,网友也给了他个爱称“神八哥”,现在他是北京航天飞行控制中心货运飞船任务指挥。
其实,对于网红“北京明白”,很多关心中国航天的观众都说,虽然不知道“北京明白”明白了什么,但只要他明白了,我们也就都放心了。其实,从杨彦波到高健,“北京明白”从来不是一个人,而是一个团队,他们要对飞船的具体状态和庞大的地面系统有全面的掌握,而处置突发状况时,给他们的时间有时只有十几秒。北京航天飞行控制中心货运飞船任务指挥杨彦波:
在每一次实施之前我们都会做大量的方案,和应急的预案,一直持续到任务实施前,甚至在任务过程中也会发生情况,临时制定解决的预案,像空间站的任务我们在核心舱的任务,任务前就预想了三千多个重大的系统级的故障的预案,当然各个层次的预案还有细化的,就数量更多了。
杨彦波说他现阶段最大的愿望,就是希望团队能够把中国空间站建造任务完成好,每个人都能在实施过程中提供快速成长起来,为国家后续工作,打下一个良好的人才基础。
胡国林:空间站大管家
胡国林是北京航天飞行控制中心五室主任、航天器运控及长期管理团队副指挥,他所在的航天飞行控制中心五室被称为“空间站大管家”。这个管家不仅管载人航天,还管月球探测,火星探测。设计寿命三个月的玉兔二号巡视器,年在月球着陆至今,依然能够正常工作,还时不时在社交媒体上与神舟联动;年登月的嫦娥三号着陆器更是创造了纪录,至今仍然可以向地球发送信号。航天器超长待机的背后,就是因为有个好管家。
北京航天飞行控制中心五室主任
航天器运控及长期管理团队副指挥胡国林:
虽然航天员距离地面比较远,实际上和我们日常生活都能够紧密的联系在一块,把我们每天实时播报的新闻,可能推送到在轨航天器上边,让他感觉到跟家里是差不多的,只不过工作地点稍微有一些不同,另外航天员可以通过我们的在轨拨号,随时可以给地面打电话,唠家常。
胡国林说从事航天事业的要求就是稳妥,细致,万无一失,而其实他们都是一些年轻人,在严谨稳重的背后,也充满着活力,用发现的眼睛探索着未知的领域。
原旭东:我是新时代航天事业的一颗螺丝钉
除了听得见的“北京明白”,看得见的“大管家”,飞控中还有一个部门特别值得讲一讲,他们很难被人注意到,而他们自己说,让别人感觉不到,正是他们的目标。他们就是航天飞行控制中心北京调度(信息保障岗位),观众之所以能同航天人一起透过屏幕见证历史,都要归功于他们的保障工作。
年12月9日15:40,“天宫课堂”第一课正式开讲,这是中国空间站首次太空授课活动。在约60分钟的授课中,神舟十三号飞行乘组航天员翟志刚、王亚平、叶光富生动介绍展示了空间站工作生活场景,演示了微重力环境下细胞学实验、人体运动等神奇现象,并讲解了实验背后的科学原理。授课期间,航天员通过视频通话形式与地面课堂师生进行了实时互动交流。与此同时,神舟十三号乘组也能通过空间站内的液晶屏幕,清楚地看到地面课堂内孩子们的一举一动,还能实时进行“天地对话”。北京航天飞行控制中心通信调度原旭东:
要保障信号畅通声音画面清晰,每次授课觉得压力特别大,好的一点是前期做了很多演练、很多预案,还是比较放心的。即使这样还是每一秒每一秒检查状态,确认整个通讯畅通,直到整个授课结束的一刹那,悬着的心才能放下来。这块相当于把我们的航天成果,通过科普效益给广大中小学生介绍,整个效果来说,广大中小学生的反映还是比较好的。
原旭东说:“作为新时代航天事业奋斗者和攀登者普通一员,我感到非常的幸运,能生活在咱们中国空间站,中国航天载人事业蓬勃发展的时代。我把自己比作一个螺丝钉,因为整个航天事业是一个巨系统工程,需要很多同事共同携手奋进,我作为其中一份子做的工作是平凡和普通的,每次任务成功以后感觉自己努力尽到了,自己没有遗憾。”
高宇辉:规划航天器的“先知者”
高宇辉是北京航天飞行控制中心飞行动力学室高级工程师,从年至今,他参加了所有航天任务,他所做的工作叫做:飞控规划,用通俗的话讲,就是用写代码的方式,规划出在轨航天器和航天员每时每刻在天上要完成的任务。
北京航天飞行控制中心飞行动力学室高级工程师高宇辉:
飞船的返回,对我们的来说,是一个非常重要的任务(规划),针对一次正常规划的基础上,我们要对返回要做很多异常规划的准备,就相当于应急规划的准备,在这个情况下,我们才能确保整个返回过程是万无一失的。
在飞控规划中,每一次任务的完成,都是由几十、上百条指令组合而成的,只有每一次任务都准确无误,航天员才能顺利返航,高宇辉告诉记者,自己在航天工作这22年,任务规划迭代的周期越来越短、运行速度越来越快、任务越来越复杂,已经根本不可能直接照搬之前的任务规划代码,每一次任务都是推倒重来。
高宇辉说自己赶上了好时代,一个人在职业生涯最好的年华,能够亲历这么多重要的任务,这已经是一件非常幸福的事情。
高健:北京明白!
一句沉稳有力的“北京明白”,让万千网友记住了这位九四年的小伙儿高健,作为载人飞船任务的总调度,很多人对高健的工作非常好奇,“北京明白”到底要明白什么?
航天飞行控制中心载人飞船任务北京总调度高健:
其实调度并不是一个喊口号的,并不是一个播音员,比起声音好听,更重要的就是把状态传递清楚。做到全程冷静从容,口令要下达准确,因为是你在组织指挥,各个系统、各个点号开展下一步的工作。
从年开始,高健先后参加了嫦娥四号、嫦娥五号、新一代载人飞船试验船等航天器飞控任务,在神舟十二号和神舟十三号载人飞行任务中,作为“北京”总调度,负责全区指挥调度工作。航天飞行控制中心载人飞船任务北京总调度高健:
我们有上千条指令和注入数据,每一个都有不同的控制效果,我们单船有多个故障预案,组合体有多个故障预案,这个都需要自己有一个基本的了解。同时还有上百个应急分支,这些应急分支平时都需要第一时间做出状态的研判,第一时间处置才能确保航天员、航天器的安全。
高健说冷静从容的底气不止来源于自己个人前期的努力和积累,更来源于广大航天系统“万人一杆枪”的团结协作精神,来源于更大系统专家对这个岗位背后的支持。通过此次神舟十三号载人飞行任务,我们看到,新一代“北京明白”已经悄然成长起来了,为他们点赞!
中国航天发展,
离不开一代又一代航天人的
接力奋斗攀登,
向中国航天事业
无数奋斗者、攀登者致敬!
来源:BRTV新闻(海报设计:谭敬)
预览时标签不可点收录于话题#个上一篇下一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