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京新闻

首页 » 常识 » 预防 » 宁夏日报头版头条推重磅长文担当时代新使命
TUhjnbcbe - 2022/8/10 18:25:00

殷切嘱托

继续建设经济繁荣、民族团结、环境优美、人民富裕的美丽新宁夏。

宁夏要有大局观念和责任担当,更加珍惜*河,精心呵护*河,努力建设*河流域生态保护和高质量发展先行区。

——年6月8日至10日,习近平总书记视察宁夏时指出

*河宁夏段。宁夏日报记者 王猛 摄

奋斗者,在实干中破局;追梦人,在奔跑中启程。

年6月8日至10日,在决胜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决战脱贫攻坚的关键时刻,在统筹推进常态化疫情防控和经济社会发展的繁忙之际,习近平总书记亲临宁夏视察并发表重要讲话,明确提出“继续建设经济繁荣、民族团结、环境优美、人民富裕的美丽新宁夏”总体要求,赋予宁夏努力建设*河流域生态保护和高质量发展先行区的时代重任。

从*河岸边到贺兰山下、从移民村庄到社区企业,总书记人民至上的执*理念、坚如磐石的使命担当、念兹在兹的殷切嘱托,将万里山河揽入怀、万家冷暖放心头的高远谋略和赤子情怀,给宁夏人民带来了巨大鼓舞,为干部群众树起了行动标杆。

这是*的十八大以来,习近平总书记第二次到宁夏视察。光阴流转,深情始终!

*河银川段,滨河大桥横跨*河两岸。宁夏日报记者 王猛 摄

站在新的历史起点,面对总书记的深切嘱托,面对世界百年未有之大变局与自身产能产业结构的深度调整,面对两个一百年奋斗目标的历史交汇,面对巩固拓展脱贫攻坚成果同乡村振兴的有效衔接,宁夏该以怎样的作为,服务国家战略、担负历史使命、不负人民期待?

这份“考卷”,通篇都是需要系统作答的“综述题”。

宁夏虽小,但责任不小、奋斗之志不能小;宁夏虽小,找准激活点,小体量也能展现大作为。

中卫市沙漠光伏产业园光伏电站,沙漠、绿洲与一眼望不到边的太阳能光伏电板相映成画。宁夏日报记者 王晓龙 摄

一年来,自治区*委和*府把学习贯彻习近平总书记视察宁夏重要讲话精神作为首要*治任务,深入学、贯通学、融会学,从中找方法、悟理念、砺初心,统筹推进疫情防控与经济社会发展,精准发力补齐全面小康短板弱项,不断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坚决守好促进民族团结、维护*治安全、改善生态环境“三条生命线”,美丽新宁夏建设在全区多万人民群众万众一心、砥砺奋进中迈出重大步伐。

一年来,宁夏视机遇为生命,强化责任坚定担当、把握大势顺势而为、认清实际突破自我,以“四权改革”开路清障,创造性地谋划推进“十大工程项目”“九个重点产业”“四大提升行动”,强健设施体格、构筑开放通道、重塑产业格局、提质民生福祉,*河流域生态保护和高质量发展先行区建设激情开局,成为激发斗志、鼓舞干劲的大擂台,展现作为、承载梦想的大舞台,贯彻新理念、融入新格局的大平台,乘风追赶、创新发展的新赛道。

一年来,宁夏越是深入实践,越是深刻意识到自身不足,意识到“走着干”“慢慢干”本身就是落后于时代的“思想病”,以作风建设“充电”提神、以“赶考”状态激扬斗志、以愚公之志谋事干事,跑起来、跳起来、燃起来,拼搏也拼命、开局便冲刺,打赢了疫情防控阻击战;打胜了脱贫攻坚战,西海固撕掉了“苦瘠甲天下”的标签,历史性地告别绝对贫困;跑赢了严峻复杂的外部环境,经济发展主要指标逆势上扬、冲进西部前列。

收获背后,是巨大鼓舞所激发出的自信自强,是宁夏山川在艰苦卓绝的战贫磨砺中自我认知的历史性跨越,是宁夏儿女千千万万颗感恩的心汇聚而成的澎湃回响!

被“激活”的宁夏,势不可挡!

(一)

*河是中华民族的母亲河,千百年来,她用宽阔包容的胸怀、丰润甜美的乳汁培育了灿烂辉煌的中华文化,滋养了勤劳智慧的中华民族。

但这位母亲也有“虎妈”的一面,桀骜不驯、游荡不定。加之沿岸一度掠夺式开发、无节制排污,*河变得“体弱多病”,水沙含量失调、地上悬河加剧……

人与河,“隔阂”日深。

生态兴则文明兴,生态衰则文明衰。

*河永宁段,大型工程机械正在加紧防洪工程施工。宁夏日报记者 马楠 摄

*的十八大以来,习近平总书记一直关怀、牵挂*河的保护与治理,满怀赤子之心,不辞辛苦奔赴沿*九省区考察调研,倾力推动*河流域生态保护和高质量发展。

年7月18日至20日,习近平总书记在宁夏视察时强调,宁夏是西北地区重要的生态安全屏障,要大力加强绿色屏障建设。要加强*河保护,坚决杜绝污染*河行为,让母亲河永远健康。

年8月,习近平总书记在郑州主持召开*河流域生态保护和高质量发展座谈会,着眼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着眼经济社会发展大局,着眼*河流域岁岁安澜,将*河流域生态保护和高质量发展上升为国家战略。

对于沿*九省区而言,这不仅是必须担负的使命责任,更是千载难逢的发展良机。

宁夏全境处于*河流域,公里河水流经之处,水田林网、阡陌纵横,饶谷多畜、瓜果丰盈,成就了“塞上江南”的富庶,也赢得了“天下*河富宁夏”的美誉。

*河之水天上来,滋润着两岸千里良田。宁夏日报记者 马楠 摄

宁夏因*河而生、因*河而美、因*河而兴。

换个角度,*河安则宁夏安、*河美则宁夏美、*河兴则宁夏兴,保护母亲河,既是确保安康的生命题,也是破解发展的必答题。

答案,蕴含在“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的发展理念之中。

从中国生态版图重新审视宁夏,*河流经的先天自然条件和贺兰山、六盘山、罗山的特有地理地势,使宁夏成为全国的重要生态节点、生态屏障、生态通道,发挥着稳定季风界线、联动全国气候格局,调节水汽交换、改善西北局部气候的重要作用,生态功能、生态地位举足轻重。

宁夏虽小,作用不小!

年6月3日至5日,在全区领导干部守好改善生态环境生命线专题研讨班上,自治区*委书记、人大常委会主任陈润儿强调,要深刻认识总书记提出的“宁夏是西北地区重要的生态安全屏障”的论断,切实守好改善生态环境生命线,努力建设*河流域生态保护和高质量发展先行区。

年6月,习近平总书记来宁视察时在*河吴忠段指出,宁夏要有大局观念和责任担当,更加珍惜*河,精心呵护*河,并赋予宁夏努力建设*河流域生态保护和高质量发展先行区的时代使命。

总书记的深情嘱托和殷切期望,让宁夏干部群众为之振奋。

自治区*委紧锣密鼓召开会议,传达学习习近平总书记视察宁夏重要讲话精神,出台贯彻落实《决定》,分专项、分步骤排出时间表、绘出任务图,狠抓落实,跟踪问效。

建设先行区,承载着国家战略、凝聚着国家意志,事关沿岸人民福祉,必须放眼全国、站位流域高起点、高标准、高水平谋划。

建设先行区,也是“从零开始”的全新实践,就像在“无人区”里闯新路,没有低垂的果实、没有可循的路径。

*河岸边稻田如画。宁夏日报记者 马楠 摄

陈润儿密集主持召开专题会、座谈会,邀请中科院院士、规划界专家、老领导老同志、人大代表、*协委员、企业代表等就先行区建设集思广益、汇聚众智,重视程度之高、听取意见范围之广,前所未有。

自治区*委十二届十二次全会审议通过的“十四五”规划《建议》这样描述先行区:以*河和贺兰山、六盘山、罗山“一河三山”保护治理为重点,加快构建宁夏*河生态经济带和北部绿色发展区、中部封育保护区、南部水源涵养区的“一带三区”生态生产生活总体布局,努力建设*河流域河段堤防安全标准区、生态保护修复示范区、环境污染防治率先区、经济转型发展创新区、*河文化传承彰显区,让*河成为造福人民的幸福河。

以先行区统领美丽新宁夏建设、引领全区现代化建设,在*河流域率先走出一条生态良好、生产发展、生活富裕的文明发展道路。

自治区*委提出实施“十大工程项目”“九个重点产业”“四大提升行动”,并分专项召开推进会,从产业、生态、基础设施等多个维度为先行区建设搭建“四梁八柱”;举行项目建设启动大会,为先行区建设赋能助力。

发展越深入,矛盾越突出。

“水”是绕不开的难题。一面发展喊渴,一面大水漫灌,90%的水量用于产出效益低的农业;工业园区土地亩均产出低,珍贵的土地并未彰显出应有的价值;污染存量大、减排任务重、反弹风险高……各种问题接踵而至。

切口的精准决定解题的效率。高水平建设先行区,必须有高配版体制机制!

盐池县大面积推广种植*花菜,让小*花成为致富大产业。宁夏日报记者 钱建忠 摄

今年4月,自治区召开先行区建设第四次推进会,以用水权、土地权、排污权、山林权“四权”改革向制约发展、脱轨市场的体制机制“动刀”,引领资源要素随市场配置、随需求流动。

6月3日,银川市贺兰县立岗镇兰丰村,玉米、西蓝花正在“喝水”,田埂旁,一个个蓝色的智能闸箱“一眼不眨”地盯着开关。“水量够了自动就关,水量节了一半,产量却大大提高了。”兰丰村农民用水协会会长侯学林对农业用水方式的变化啧啧称赞。

节约出来的水干什么去了?贺兰县水务局副局长许晖介绍:以1.元/立方米的价格,将每年农业节约出来的.4万立方米水“卖给”了工业企业,不仅把结余水量变现了,还有效解决了工业用水指标短缺的问题。“哗啦啦的流水还能卖钱!”村民们兴奋了,利益引导下的观念转舵加速更新。“我们还计划将交易所得用于水利设施投入和运行维护,并拿出一部分资金作为节水奖励。”

这样的做法,正在银川市永宁县、吴忠市利通区等地,以点到面逐渐推开,以市场之手推动水往“高”处流。

出台深化用水权改革实施意见,制定有关行业用水定额编制,建成全国公共资源交易平台;开展跨省域土地指标交易,建立用地指标专项保障机制……

随着一项项重磅改革措施的强力推进,多年来“一碰就疼”的水问题、地问题、林问题等坚冰开始消融。

采访中,从厅局各部门到基层单位,记者有一个明显感受:先行区建设深入人心、深得支持,已经成为领导干部们的思想自觉和行动自觉。许晖、侯学林等表示,建设先行区,是以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为核重塑宁夏发展空间、产业格局、区域环境的重大举措,激活了宁夏发展的“四肢百骸”,令人振奋、催人奋进!“实践中,我们干事有了抓手、有了干劲,但也时常感到本领恐慌,我们需要学习的东西太多。”

(二)

吴忠市利通区梅家湾堤防,河面开阔,河水湍急,岸边林带随水绵延、一路翠色相拥。

“梅家湾是青铜峡大坝下游的第一个落差急弯,也是吴忠境内*河离城区最近的险工段,历史上极易决堤,毁田毁路更是家常便饭。”吴忠市水务局总工程师马学林介绍,最近一次决堤是年,洪峰冲毁堤防、冲塌路基,直逼市区。那一次,吴忠市紧急调动人员连夜抢险,才将洪水逼了回去。

如今,改造加固后的堤防,年、年汛期经受住了大于立方米/秒洪水考验达60天,成为保障*河安澜的坚固防线。

“虽然按照50年一遇标准又加固了,但也不敢掉以轻心,每天都会有人来巡防。”马学林说。

去年6月,习近平总书记凭栏远眺的岸边,建起了“安澜亭”,汤汤流水声、啾啾鸟鸣声,和着市民爽朗的笑声,自然惬意中透着温暖的“烟火气”。“这里是河道最宽的地方,冲刷很严重,去年以来加固过好几次了。”顺着马学林指点的方向看去,拐弯处堤坡腰部,淤积的泥沙清晰可见,野草已经长出半米多高。“一到晚上,这里可热闹了,骑行队、暴走团,休闲健身的人特别多。”“清水沟、南环水系连通后,我们将依河建设40公里的自行车慢道,让河与城、与人真正融起来。”

青铜峡市邵刚镇沙湖村,农民正在采摘鲜食葡萄。宁夏日报记者 王猛 摄

*河陈袁滩段,曾经悬浮于河身的索桥,坐落在河岛上的*河生态公园等均已拆除,周围数千亩玉米、水稻也全部退出。被修去“杂眉”、除掉“沉疴”的河道开阔坦荡,“风生滩渚波光渺,雨打汀州草色新”,令人赏心悦目。

在与*河打交道30多年的马学林的记忆里,直到参加工作后,*河吴忠段才建起了6米宽的土坝,年有了标准堤防,年加宽至24米,年开始砌护岸坡,年“清四乱”,年完成高标准堤防加固贯通,实现了岸绿景美。“通过源头治理、综合治理,吴忠段水质达到了Ⅱ类进Ⅱ类出,*河泥沙含量从每立方米4.5公斤降到了3.8公斤。现在是*河母亲最幸福的时候。”马学林说。

在古城湾长大的80后“河长”马建*说起*河,总有讲不完的故事:小时候,经常去河滩玩耍,最刺激的游戏是与洪水“赛跑”——远远看见洪峰滚滚而来,小伙伴们撒腿便跑,“一次,一位女同学摔了一跤,差点被洪水卷走,我们揪住她飘起来的头发,才救回了一命。等爬上拦水坝回头看时,草木、庄稼全都淹没了。那个时候,家长只要听说娃们去了河边,立刻就会紧张起来,回到家非追着打一顿才解气。”上小学时,河滩地里全是采砂船,路上跑的最多的是拉砂石的手扶拖拉机,家远的同学天天扒着手扶拖拉机上下学。马建*的父亲、叔叔们就曾经以采砂石为生,养活一家大小。如今,马建*成了一名“河长”,父母亲则是“暴走团”的铁粉,生活依然离不开母亲河,但又完全不一样。

马学林、马建*只是全区多名河湖长中的一分子,是宁夏*河治理进程中的一个缩影。

“*河宁,天下平。”治理*河,自古就是安民兴邦的大事。

从先秦到新中国成立前的多年间,*河下游共决溢多次、改道26次,“百里不见炊烟起,唯有*沙扑空城”。20世纪以来,*河宁夏段共发生大于立方米每秒的洪水5次,几乎每年都会形成凌汛灾害。年7月,特大暴雨引发山洪,贺兰山局地暴发50到年一遇洪水。在这场灾害中,民警王永良献出了宝贵的生命。

痛定思痛,教训极深。

先行区建设以来,各地把保障*河安澜作为重中之重,打造百年防堤,构筑稳固防线,堤路结合、河道控导、滩区治理、城市防洪等工程沿河展开。随着这些工程项目的竣工投用,一般河段50年一遇、城市河段年一遇、银川河段年一遇的防洪目标将随之实现。

曾经,由于发展理念走偏,*河宁夏段入*水体黑臭,导致*河代谢紊乱,毛渠不畅、干流受污、*河失色……因入*水质不达标,宁夏还登上了中央环保督察的“黑名单”。

*河的问题,表象在*河、根子在流域。

宁夏全境属于*河流域,从全局角度寻求新的治理之道是必然选择——全方位、全域化、全过程推进山水林田湖草沙综合治理、系统治理、源头治理,统筹森林、草原、湿地、流域、农田、城市、沙漠七大生态系统建设,促进全域生态功能提档升级。

夏日渝河,清水潺潺、云影徘徊,置身其中,仿入画卷。

塞上湖城——银川。宁夏日报记者 王猛 摄

渝河曾经是个环境“困难户”:沿岸散布马铃薯淀粉加工厂,污水、垃圾直排入河,夏季臭味弥漫,居民苦不堪言。

固原市整合资金32亿元,启动清水河、葫芦河、渝河、泾河、茹河“五河共治”,通过探索截污治污、恢复自净、修复生态、涵养水源等创造性治水模式,统筹推进“四个一”林草产业,在“高原绿岛”上形成多个大型人工湿地,锁住了雨水、固住了泥沙,优美了环境,“塞上江南”现身六盘山脚下。通过河道治理,进一步畅通了城市发展思路——以五河为轴线打造生态廊道、湿地廊道、景观廊道和经济廊道,把百姓栖身之所变成诗意家园、把好生态变成好“钱”景。

距离隆德多公里的银川,南北贯通51.6公里的滨河水系是新晋的休闲“打卡地”。中干沟、永二干沟等重点入*排水沟水体经过8个表流人工湿地净化达标后沿北大沟缓缓流入*河。

去年以来,银川收回河滩地18.97万亩,铺设10.51万平方米石墨烯催化网吸附降解氨氮、总磷等污染物,科学配比水生动植物,春来草明花艳、夏日水鸟嬉戏、秋天蒲草摇曳,美不胜收。

开着房车到滨河岸边住几天,成为银川市民刘树义和老伴退休后的新生活。

“人工湿地建设对入*水质改善效果已经开始显现,截至去年底,*河干流宁夏段连续4年保持Ⅱ类水质。”自治区生态环境厅负责人说,目前已累计建设人工湿地45个,全面降低了排入*河的污染物总量。

一面是截污控污各尽其能,一面是智能监督无所不能。

银川都市圈建设成绩喜人。宁夏日报记者 钱建忠 摄

6月2日,自治区生态环境信息与应急中心,工作人员轻点鼠标,全区41个国控空气自动监测点的环境情况一屏尽览,家重点污染源企业的排放口清晰可见。去年,自治区生态环境监测中心共发布空气质量分析日报、周报、形势预报49期,为精准治污、精准防控、精准执法提供了科学依据,并“追回”了4.4个空气质量优良天气。

在此基础上,自治区生态环境厅将全区20大类、92小类、5亿多条生态环境相关数据信息汇聚起来,实现集成共享,变“人来看”为“云在算”。

从一个“点”到一条“线”,再到一张“面”,系统治理成效仿佛新草破土:

“十三五”末,全区15个国控断面水质达到或好于Ⅲ类水体比例达到93.3%,比年提高26.6个百分点,今年以来*河干流出境断面保持Ⅱ类水质;

腾格里沙漠污染治理持续推进,美利林业沙漠污染治理进入收尾阶段,整改工作得到生态环境部土壤研究中心的肯定;

“三山”生态保护修复42个子项目全部启动实施,计划治理修复面积23.7万公顷;

吴忠市、石嘴山市大武口区分别被命名为第四批国家生态文明建设示范市和“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实践创新基地,实现“零”的突破,全区12个县区被纳入国家重点生态功能区,占国土面积的56.9%;

宁夏率先在全国实现大气可见污染源排放清单城市全覆盖,老百姓头顶的星星“越来越多”……

游客在银川绿博园赏花拍照。宁夏日报记者 钱建忠 摄

与此同时,“十大工程项目”跑步前行,搁浅了半个多世纪的黑山峡水利工程再次被提上议事日程,前期工作全部完成,万事俱备;坚持“四定”原则,紧抓工程建设,精修流水的渠、做大盛水的盆,一线水脉就是一条风景线。

*河文化传承保护被置于前所未有的高度。

*河流经宁夏,留下了数以千计的珍贵遗迹,仅超过年历史的古渠就有14条,总长度公里,串起了*河宁夏流域各个时期开发建设的轨迹,见证了各民族多元一体融合共生的历史进程。

“九曲*河十八弯,筏子起身闯河关。”长河落日中,中卫市沙坡头景区筏工周德南一桨一桨划过*河水,一船一船摆渡游河人,悠扬的花儿伴着*河滔滔,苍凉古朴。

自称“筏工”的周德南,其实还有另一个身份——农业合作社社长。

“为什么做筏工?”

“现在这么重视非遗保护,老祖宗的手艺不能丢,飘在河上、唱着花儿,心里也舒坦。”

让每一处遗产得到重视、每一件文物得到保护、每一项非遗得到传承,周德南只是千*万马中的一分子。

……

从“大地披绿”到“身边增绿”,从“心中播绿”到“心念怀绿”,良好生态不断释放的红利大大提升了百姓的获得感幸福感,潜移默化中“绿化”着人们的观念、滋养着城市的心脉。

先行区建设是一场新长征,幸福河建设仍需跋山涉水。

(三)

宁夏是世界公认的酿酒葡萄*金产区,在国际比赛中抱回过近千座奖杯,但发展之路崎岖艰难:从种植葡萄到酿出第一瓶葡萄酒,用了14年;产业从起步探路到渐入佳境,跋涉了近40年。

艰辛跌宕,一直都发酵在酿酒人的心里,等待一个足够芬芳的时机。

年6月,习近平总书记在宁夏视察时指出,“宁夏要把发展葡萄酒产业同加强*河滩区治理、加强生态恢复结合起来,提高技术水平,增加文化内涵,加强宣传推介,打造自己的知名品牌,提高附加值和综合效益。”“假以时日,十年二十年后,宁夏葡萄酒,当惊世界殊。”

总书记的嘱托和厚望,开启了贺兰山东麓葡萄和葡萄酒产业的新时代,宁夏人沸腾了!

自治区成立葡萄酒产业包抓工作机制,明确2名省级领导牵头包抓,谋划葡萄酒产业顶层设计,研究推动重点工作。

在各方力量的大力推动下,中粮、中国电信、格力电器、蓝思科技、复星国际、洛可可等一大批名企纷纷来宁考察、洽谈对接、投资合作,葡萄酒产业借风行船、气势如虹;*府搭台、酒庄抱团,辗转深圳、长沙、上海、福建等地举办产区品牌推介会,参加成都糖酒会,签订销售协议金额超过4亿元。

葡萄酒产业就像吸足了阳光水分的酿酒葡萄一般——红到发紫:

年9月,在第九届宁夏贺兰山东麓国际葡萄酒博览会上,宁夏葡萄酒独领风骚;年5月9日,在上海举办的中国品牌价值评价信息发布会上,“贺兰山东麓葡萄酒”以品牌价值.44亿元位列全国地理标志产品区域品牌榜第9位;同月,国务院批复设立宁夏国家葡萄及葡萄酒产业开放发展综合试验区,力争到年,贺兰山东麓酿酒葡萄基地总规模突破万亩,年产葡萄酒6亿瓶以上,实现综合产值0亿元左右;6月8日,宁夏国家葡萄及葡萄酒产业开放发展综合试验区新闻发布会在北京召开……

绝佳的风土地貌、出色的地缘优势,清晰的产业规划,近40年的发展经验和种植优势的积淀,让饱经沧桑的宁夏葡萄酒产业更懂得珍惜机遇。

媒体报道中这样形容宁夏:打造中国葡萄酒全方位融入世界的窗口、农业特色产业深度开放发展的高地,为全国提供通过一类产品、一个产业的开放发展促进生态环境平衡、区域经济繁荣的新模式、新样板。

宁夏风土,中国高度。在天时地利人和的催化下,一颗“小葡萄”爆发出的惊人能量让人深思。

在技术发达、格局重构的今天,“小”完全可以突破体量限制,释放强大能量与活力。

举棋落子间,宁夏打破因循守旧的小圈圈、拒绝在传统模式里打转转,以新发展理念为引领、以融入新发展格局为目标,放眼全国乃至世界,重新审视宁夏有什么、能干什么,转变产业观念、改变产业基因、调整产业结构,把资源能源变成产业产能、变成真金白银、进而变成鼓起老百姓口袋的实惠。

自治区*委立足优势、抢抓机遇,确定了电子信息、新型材料、绿色食品、清洁能源、葡萄酒、枸杞、奶产业、肉牛和滩羊、文化旅游9个重点产业,让物华天宝与时代机遇在这块土地上深度融合,酿一杯“举世瞩目”的酒,演绎贺兰山下新的产业故事。

宁夏把具有比较优势的产业作为“资源”,大大方方地拿出来招商引资、共享机遇。

蒙牛、伊利、新希望、光明、中粮、双汇、伊赛……纷至沓来。透过这些领*企业的宁夏选择,一条条围绕先行区建设构建的产业链清晰可见,谋的都是过去想也不敢想的“千亿”,干的都是老百姓期盼已久的大事。

随着碳中和碳达峰目标的提出,环境容量“一剑封喉”——碳排放降不下来,发展就是一句空话。

还历史欠账,走发展新路。新能源产业被寄予厚望。

宁夏隆基光伏年产15GW单晶硅棒及切片项目。宁夏日报记者 左鸣远 摄

宁夏风光资源独特丰富,仅光伏企业就有53家,新能源装机容量万千瓦,具有无可比拟的优势。

瞄准光伏产业龙头企业,自治区领导带队到广东、湖南、陕西等地招商引资,与江西、湖南、重庆签订省区间电力合作框架协议或备忘录。看好宁夏的比较优势,隆基、天津中环、上能电气、国电投、中核、珠海港控股、江苏润阳等一批企业循着产业链而来,将清洁能源项目落户宁夏。

今年3月17日,东方希望集团董事长刘永行率团到宁夏考察,表达了在新能源产业方面的合作愿望。刘永行前脚离开,包抓新能源产业的自治区领导便订机票连夜跟进,沟通对接。5月11日,刘永行再次来宁,这一次,他来出席签约仪式。“之所以在这么短的时间内决定选择宁夏,是自治区*委、*府发展光伏事业的决心感动了我们,我深信宁夏必将成为中国新能源产业的一个增长极。”刘永行说。东方希望的目光越过单个产品,直接锁定新能源全链条,打造光伏产业发展集群。总投资亿元的项目建成达产后,年产值可达亿元,直接解决就业约1万人。

敢想敢干,一切皆有可能。

探索光伏多样化开发模式,建成中卫百万千瓦沙漠光伏电站、宝丰红墩子农光互补电站等“光伏+”项目,光伏发电与荒漠化治理、农业种植、旅游观光等高效组合,清洁能源与枸杞、奶产业、肉牛和滩羊、文化旅游等产业深度融合。

随着集群效应的显现,自治区*委对新能源产业的期望,也从最初0亿的谋划“长”成了亿的梦想。

随着九个重点产业的深度推进,更“绿色”、更“红火”、更“牛劲”、更“洋气”不仅成为产业自身发展的追求,而且也是引领当地产业转型升级的新引擎。

大力发展奶产业,让百姓生活“牛起来”。宁夏日报记者 王晓龙 摄

目前,利通区建成优质饲草基地9个,奶牛存栏达到18.2万头,规模养殖率达到95%以上。吴忠市在伊利、蒙牛等龙头企业的带动下,铆足了劲向产值亿元冲刺。

“20世纪70年代末至今,吴忠奶产业发展40多年来从未间断过,在*府与市场两只手的配合推动下,群众基础、产业体系、养殖水平不断提升,正在从量的积累向质的飞跃转型。”吴忠市农牧局奶业发展办公室主任周磊说,产业专班成立后,吴忠市新增了31家农场、4.2万头奶牛,日增鲜奶吨,干部们现在都是“跑着干”。

面对“双碳”目标的巨大考验,以煤炭资源为发展基础的宁东基地,选择直面挑战,“平地起飞”。

5月31日,宁东基地管委会与国家能源集团国华能源投资有限公司等多家企业合作共建的宁东可再生氢碳减排示范区项目在银川签约,标志着宁东基地氢能布局进入正式施工阶段。该项目聚焦宁东产业发展的痛点堵点,构建以绿氢为原料的全产业链,推动煤化工和高端装备制造产业融合发展,以此减碳降碳,为先进产能腾出空间、为未来发展赢得时间。

采访中,我们从不同受访者身上感受到了同一种气场——扬眉吐气。信心来自九个重点产业清晰的路径指向和强力推进中所形成的浓厚的产业氛围。

从单兵作战到抱团发展,从单个链条到集群初现,从单个产业到产业体系,种养链、制造链、服务链、创新链、产业链、价值链不断融合、立体再造,以工业经营农业、以工业发展带动农业价值的提升,九个重点产业正领衔走出一条具有宁夏特色的产业高质量发展路子。

一切时代的荣光始于实干。我们相信,已经深深走入干部群众心里的先行区,必将在千千万万宁夏人的实干中惊艳历史!

以奋斗为墨,直抵人心、凝聚民心的篇章,才刚刚起笔。(宁夏日报记者 马晓芳 姜璐)

宁夏日报评论员文章:关山初度路犹长

年6月8日至10日,习近平总书记踏上塞上大地进行视察,深情勉励全区各族人民“继续建设经济繁荣、民族团结、环境优美、人民富裕的美丽新宁夏”,并赋予宁夏“努力建设*河流域生态保护和高质量发展先行区”的时代重任,为宁夏发展注入了强大动力、提供了难得机遇。

殷殷嘱托,声声入耳;厚望如山,催人奋进。一年来,在自治区*委的坚强领导和团结带领下,全区上下牢记嘱托、奋楫笃行,把学习贯彻习近平总书记视察宁夏重要讲话精神作为首要*治任务,积极主动担当重任,谋深谋实“十四五”发展,在继续建设美丽新宁夏的火热实践中展现新作为、交出新答卷。

先行区建设起步铿锵有力。我区坚持从“国之大者”的*治高度和“千秋大计”的战略高度,把保护母亲河、建设先行区作为重中之重的大事,坚持以新发展理念引领高质量发展,持续深化供给侧结构性改革,加快经济发展质量变革、效率变革、动力变革,推动经济实现量的合理增长和质的稳步提升。以用水权、土地权、排污权、山林权“四权”改革开路,突出抓好生态环境大保护、大治理,推动环境质量持续好转,天蓝、地绿、水美的良好生态逐渐成为宁夏一张亮丽名片。

携手共富奔向康庄大道。八年攻坚、无上荣光,脱贫攻坚战的全面胜利载入史册!作为全国脱贫攻坚主战场之一,我区紧盯“两不愁三保障”目标,持续发力防松劲、巩固成果防返贫、严把标准防闯关,深入开展“四查四补”,坚决克服疫情影响,现行标准下建档立卡贫困人口全部脱贫,宁夏全域历史性地解决了绝对贫困问题,成功翻越了脱贫路上“六盘山”。始终坚持以人民为中心的发展思想,组织实施百万移民致富、城乡居民收入、基础教育质量、全民健康水平“四大提升行动”,实现幸福新生活在老百姓家门口“升级”,力争在共同富裕上取得更为明显的实质性进展。

民族团结之花遍地开放。全区上下把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作为主线,全面贯彻*的民族*策,坚持和完善民族区域自治制度,坚决守好促进民族团结的生命线,不断增强文化认同、依法治理民族事务、深入开展创建活动、建设共有精神家园。今昔对比看变化、知史感恩共产*。如今,全区各族干部群众发自内心感恩中国共产*的伟大、感恩中华民族共同体的力量、感恩社会主义大家庭的温暖,愈加坚定了忠诚老实听*话、坚定不移跟*走的信心和决心。

扎实开展*史学习教育。我区紧紧围绕学史明理、学史增信、学史崇德、学史力行的目标要求,加强组织领导,精心谋划实施,强化工作统筹。在全区集中开展了“传承*的百年光辉史基因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主题教育活动,引导各族干部群众在学史知史传史中进一步树牢“三个离不开”“五个认同”思想,激发广大*员干部发扬“不到长城非好汉”的革命精神,保持时刻赶考的心态和奋力拼搏的状态,扎实做好改革发展稳定各项工作,凝聚起建设美丽新宁夏、共圆伟大中国梦的强大力量。

风雨多经志弥坚,关山初度路犹长。今天的宁夏,已经站在了一个新的历史起点上。我们必须始终坚持以习近平总书记视察宁夏重要讲话精神为指引,立足新发展阶段、贯彻新发展理念、融入新发展格局,坚持以高质量发展统揽全局,举全区之力推动*河流域生态保护和高质量发展先行区建设,赓续*的百年红色基因,秉持赶考之心、激发奋斗豪情、汇聚磅礴伟力,走出一条体现宁夏特色、符合区情实际、惠及子孙后代、保持社会和谐的高质量发展新路子,在新的时代谱写建设美丽新宁夏的壮丽篇章!

来源:宁夏日报

1
查看完整版本: 宁夏日报头版头条推重磅长文担当时代新使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