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京新闻

首页 » 常识 » 预防 » 传媒观察主流媒体航天新闻中的ldquo
TUhjnbcbe - 2022/8/29 21:08:00

编者按:媒体对从事科技领域的女性工作者(如女性科学家)的描述往往带有一定的性别刻板印象,这种情况是否也存在于对女航天员的形象建构中?北京大学新媒体研究院级博士研究生傅居正,中国人民大学新闻学院级本科生张思遥,在《传媒观察》年第3期发文,选取三个时期内《人民日报》、央视新闻、新华社对刘洋和王亚平的篇新闻报道,考察其中性别角色观念的呈现及嬗变。研究结果显示,在有关神舟九号、神舟十号和神舟十三号的报道中,淡化传统女性角色信息的比例分别为37.7%、73.2%和81.3%。我国主流媒体越来越以客观公正的态度反映女航天员在航天科技活动中的职业角色和作用,这种变动趋势有助于公众正确理解女性作为航天员在航天科技领域中的参与形式和参与过程。

?

?

一、问题的提出年11月7日,神舟十三号乘组成员王亚平迈出了中国女性舱外太空行走第一步,这是继我国首位女航天员刘洋成功执行神舟九号飞行任务之后,我国女性航天之路上具有里程碑意义的事件,太空相关的性别议题也再次成为世界各大媒体的聚焦对象。本文纵贯式地把握媒体报道中女航天员性别角色的变迁,研究试图回答的问题有:Q1:在呈现“神九”时期的刘洋以及她所从事的航天科技活动时,我国主流媒体是否也是以片面刻板的态度强调女航天员非职业的女性角色?Q2:在“神十”“神十三”时期,我国主流媒体对王亚平基于性别角色的形象建构又是怎样的?与刘洋相比,出现了哪些变化?二、研究设计(一)样本来源与数据采集由于主流媒体的报道数量庞大,本研究选取了最具代表性和影响力的《人民日报》、央视新闻、新华社三大央媒作为指定媒体。具体的检索步骤是,在慧科新闻搜索研究数据库的“按搜索逻辑输入”一栏中,以“刘洋女航天员”或“王亚平女航天员”为关键词,并勾选“标题提及”进行新闻文本的搜集。为了最大程度上保证数据的完整性,笔者在初步浏览和筛查后将检索的时间范围限定为以下三个时段:1.神舟九号飞船成功发射前后,具体为年6月11日至6月30日;2.神舟十号飞船成功发射前后,具体为年6月4日至6月27日;3.神舟十三号载人飞行任务新闻发布会当天到媒体报道“王亚平在太空工作累计超过天”,具体为年10月14日至年1月15日。经过笔者逐一阅读新闻标题及其正文内容、手动剔除无效样本后,最终共获得“神九”期间关于刘洋的报道篇、“神十”期间关于王亚平的报道97篇、“神十三”期间关于王亚平的报道71篇。筛选标准如下:1.选择新闻报道,排除公告、社论、评论、人物介绍等;2.选择文字报道,排除单纯的视频与图片报道;3.排除标题相似的新闻消息的重复报道。最后,选择“标题及内文”为下载范围,并以日为单位保存成txt格式,便于后期数据分析。(二)分析指标与分析方法所谓传统女性角色主要包含两个方面的指向:一是强调女性的婚姻家庭角色,如妻子、母亲、女儿等;二是强调社会普遍认为她们应该具备的“女性气质”(femininity),如情绪化、胆小害羞、温柔贤淑、细心耐心、顺从有余,而理性、勇敢、坚强、果断、领导力等方面存在不足。本文具体的分析方法为,逐条阅读3个时期内下载的所有新闻文本,从中找寻并标注含有性别含义的信息,随后分别对照两种传统女性角色的态度进行归类,最终对比考察3个时期主流媒体报道中对两位女航天员性别角色描述的动向。三、研究发现(一)“神九”时期:淡化传统女性角色信息的比例仅占约三分之一,对刘洋职业角色的呈现有失客观公正在“神九”时期有关刘洋的篇报道中,共发现项含有性别含义的信息。其中,淡化传统女性角色的信息有46项(占总体的37.7%),遵循传统女性角色的信息53项(43.4%),强化传统女性角色的信息23项(18.9%)。淡化传统女性角色的信息超过了三分之一,稍高于谭琳和齐鸣宇针对某网的研究发现(不足30%)。可见,即使是我国最具权威的主流媒体,在呈现女航天员的性别角色时也确实存在不公正对待的情况。淡化传统女性角色的信息重点呈现了刘洋过硬的专业技术和坚强、勇敢、果断的性格。例如,多篇报道提及了刘洋“驾机撞18只信鸽,冷静化解危机”的事件,展现出刘洋超强的心理素质和应急处理能力;也有报道回顾了刘洋加入航天员队伍时“日复一日挑战极限、对抗负荷”的训练过程,体现了刘洋坚强的意志和对飞行工作的热爱。然而,淡化传统女性角色的报道具有明显的片面性,其大多围绕刘洋进入太空之前的经历,对刘洋进入太空后执行工作的报道却明显不足,另外还存在多篇报道反复讲同一个故事、报道事例单一的情况。遵循甚至强化传统女性角色的报道主要呈现的特点有:其一,放大女航天员的家庭角色和生育责任。在这三大主流媒体的报道中,对刘洋职业角色之外的日常生活给予了额外的
1
查看完整版本: 传媒观察主流媒体航天新闻中的ldquo