让戏剧人期盼已久的演出舞台的灯光即将点亮,北京的剧院、小剧场陆续重归大众身边。
根据北京市新型冠状病*肺炎疫情防控工作第场新闻发布会上发布的信息,8月14日起,北京市剧院等演出场所的复工进入“新阶段”:在充分做好防疫措施的前提下,剧院等演出场所可以举办中型及以下营业性演出活动,观众人数从不得超过剧院座位数的30%调整到50%。
今日,北京多家剧场发布了各自的开票及演出信息。这对7个月没有演出的剧院剧场、特别是中小剧场来说,无疑是一个崭新的开始。
“如果线下演出停摆,我们还能够做什么?”近日,红星新闻采访了多家剧场,得到了不同的答案:有剧场尝试以剧场为载体,推荐优选好物;还有剧场在探索戏剧多元化的“线上出路”……但他们都十分肯定,线上模式是“有益补充”,近距离、现场感依然是剧场存在的意义。
鼓楼西剧场:
卖樱桃自救,尝试“线上剧本朗读”
今年4月,鼓楼西剧场刚刚过完它的6岁生日。与往年周年庆不同,今年所有原定计划因疫情搁浅,同时所有演出也被按下暂停键。不过在这期间,剧场并没有“闲着”,反而做成了一件令业内意想不到的事:卖樱桃。
这件事的促成在剧场经理马向龙看来,颇有缘分的意味——契科夫有个经典剧目名为《樱桃园》;而鼓楼西剧场大厅的书吧的名字也叫“樱桃园”。“樱桃园象征着我们的精神家园,”若找个戏剧之外与鼓楼西剧场联系最密切的事物,樱桃无出其右。
空荡的鼓楼西剧场
2、3、4月所有演出全部停滞,这是前所未有的状况。“这对我们戏剧人来说,是一种消磨。”马向龙说,卖樱桃的决定是鼓楼西剧场的尝试和探索,“我们想探讨,除了演出,还有什么是我们可以做的。”而放到疫情期间,马向龙认为这是一次必须要有的“发声”。
最终一周售出了斤左右的樱桃,马向龙感觉这是一个可以行得通的模式。“这是一种新的尝试,在剧场这个载体下,我们还想探索,能给戏剧观众提供哪些生活方式?”马向龙透露,给戏剧观众带来增值服务,比如推荐品质好物,也是他们想要开拓的方向。
线下的演出无法开展,5月鼓楼西剧场尝试了“线上剧本朗读”:邀请演员在剧场内读经典剧本,架5个机位展示舞台。为了让观众体验剧场的沉浸感,也还原了敲长钟、播放入场须知等流程。
与线下戏剧演出不同的是,剧本朗读没有绚丽的舞台设计,也无法代替线下演出那种激荡人心的现场感。但马向龙认为,这种模式更适合线上,也会让观众的专注力更聚焦剧本内容本身。结果在他看来也算是“成功”的:在没有大规模宣传的情况下,直播期间网络平台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