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们的城市发展已经进入城市更新的阶段,做好街巷和街道的整治,才能建设出绿色低碳健康发展的城市。”7月12日,年生态文明贵阳国际论坛“城乡建设绿色低碳发展”主题论坛上,北京建筑大学建筑与城市规划学院教授丁奇在发表主题演讲时说。
北京建筑大学建筑与城市规划学院教授丁奇
实施健康中国的基础是要建设健康的城市,而在城市里最重要的公共空间就是街道。丁奇说:“我们任何一个人来到城市,首先接触到的是城市街道。街道作为城市的公共空间,是组成一个城市空间的框架,在城市更新的过程中,很多城市首先做的就是开展背街小巷整治。”
健康城市的建设关键在于人民有健康、可持续的城市生活环境。“怎么考量我们的城市街道是否是健康街道呢?”丁奇说,“很简单,我们作为市民,一看街道好不好便知。”
丁奇举例说,在很多城市,有的街道被车挡住、被共享单车占据、被不合理的树挡住、被大量的设备占据,对人的出行造成了影响;有时大量违停车辆占据自行车道,自行车被迫绕向旁边的机动车道,给行人带来安全隐患;在一个车道上,坐在车里的人仅占车道上所有人的20%,却占据了街道80%的空间,街道上80%的人,只占据不到20%的空间……这些显然是不合理、不公平、不健康的。
“工业时代追求效率,生态文明时代追求品质。我们进入生态文明时代,要以城市居民的生活品质为主要追求目标,我们的城市更新只有做好街道整治,才能建成健康城市。”丁奇说,“但是,基本全国的城市全部都制定了相关的技术导则,为什么没有达到预期效果呢?”
对此,丁奇认为,原因在于大家只重视技术工具,而没有把技术工具转换成公共*策。没有把城市建设的各个部门统筹在一起,多部门协调不通畅,严重影响城市的更新效率。
丁奇建议,街道治理要与人民的健康生活结合在一起,从街道本身的层面到整个城市街道网络的层面,再到整个城市发展战略的层面,形成一系列的公共*策工具。
要对现有的街道进行评价、量化打分,对现状进行评价;同时,与居民针对街道使用进行访谈,把居民建议反馈到街道的建设上,改造后还要对*府进行考评,将各个街道的管理部门纳入统筹进行考量。
“做好健康街道需要对居民、管理、财*、设计、实施、技术等各方面进行统筹。”丁奇说,未来,要将城市更新变成*府与人民群众互相协同的过程,最终实现共治共享。
丁奇说,不仅如此,还要把科学技术作为使城市街道整治更加高效的工具来使用。“目前,我们正在研发一套实时监测工具,每天24小时实时动态监测,让居民知道哪儿可以停车,从而不乱停车,实现健康街道。”
贵州日报天眼新闻记者胡家林罗亮亮
编辑孙远铭
编审田旻佳李劼